公信力與同理心的角力
記者|黃彥汶 採訪時編採一方當然最重視報道的公信力,作為資料來源的受訪者最好可以公開名字、相貌、職業、年齡,務求要「愈真愈好」。 每當別人得知,我要採訪重症精神病患者現身說法的時候,都會問:「你怎樣能 …繼續閱讀
記者|黃彥汶 採訪時編採一方當然最重視報道的公信力,作為資料來源的受訪者最好可以公開名字、相貌、職業、年齡,務求要「愈真愈好」。 每當別人得知,我要採訪重症精神病患者現身說法的時候,都會問:「你怎樣能 …繼續閱讀
記者|呂美珊 自小在沒有公公婆婆、爺爺奶奶的環境長大,與老人家的接觸可算是少之又少。數次北上,走遍深圳不同小區尋找「老漂」訪問,聽過這群老人家的嘮叨。在訪問過後,有時不禁想像,當自己邁向遲暮之年,又會 …繼續閱讀
記者│李讓隆 當初選擇「紅樓」這個題材是想探討一下香港的文物保育政策,沒想到最後竟能找來多位右派社團成員做訪問,了解他們的往事和近況,實在是意料之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訪問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原本以為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16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