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下教育現禁區 夾縫中的批判思考

(設計圖片)

當備受爭議的課題換來「不容討論」的結論,批判思考似乎不再被鼓勵。隨著教育局2月先後推出「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及「國家安全教育」兩份文件,本來可暢所欲言的中學班房裡,校長與老師都需重新掌握如何教學。

批判思考原是新高中課程的核心共通能力,是通識教育科重要元素。然而近來種種課程改革下,「批判思考」被批判,以後要在《國安法》紅線之間小心遊走。時間緊迫、課題繁多,加上教學指引未明,未來無論是老師在課堂上討論社會議題,還是學生就議題發問,也需格外留神。

記者|陳慤 編輯|黃幗芙 攝影|黃幗芙

近年不少建制派人士指控通識科導致學生參與社會運動,「教壞年輕人」。教育局亦指通識教育科的推行出現異化,需要迫切改革。當局建議「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修訂中、英、數及通識課程內容和評核方式,當中以通識教育科的改動最大,並計劃最早於2021/22學年在中四級實施。通識科將冠以新科目名稱 (更新:課程發展議會於3月31日公佈,通識科將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雖然維持必修,但成績只分成「達標」與「不達標」。內容則由六個單元修訂至三個主題,分別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並要求學校提供往內地考察的機會。

半年前開始全職任教通識科的陳老師,於港島區某間直資中學任教初中「生活與社會」及中四通識科。他表示,未預想過通識科課程修改的幅度會這麼大,對這次突然的改動感到愕然,擔心只有數月時間,不足以準備完整教材。他察覺新課程有關現代中國的議題篇幅增加,認為縱使削減修讀單元令學生較為輕鬆,但新的評核模式卻會減弱學生的邏輯推論能力。

試卷欠「立場」 國家安全沒爭辯空間

對比教育局提供「重新冠名科目」的樣本試卷及過往的通識科文憑試試卷,前者除了新增短答題和多項選擇題,亦刪減要求同學就資料回答正反立場的題目。陳老師指,短答題和多項選擇題可助學生鞏固對議題概念的認識,但若長答題只需同學辨認議題及相關影響,對中六考生而言是過份簡單和表面。他認為學生需學習論證,才能更深入了解議題。若未來難以要求學生用文字表達立場,他會考慮以活動或專題形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無理由因為政治環境,連討論立場的空間都沒有。」

大學線製圖

表達立場的空間不單於試卷內收窄,連校園內發表政治言論的自由亦隨《國安法》落實而遭打壓。教育局向學校提供有關「國家安全教育」的指引,文件要求學校防範和制止任何校內違反《國安法》的教學和活動,預防政治或違法活動入侵校園,以免干擾學校的正常運作,並協助學生認識《國安法》,指引列明,有關國家安全的議題沒有爭辯或妥協的空間,教師不可能視其為一般爭議議題處理。

到底如何衡量國安教育指引所訂立的教學界線?陳老師直言很難拿捏:「政策經常變,真的很難跟從,而且還未有定案,不知道什麼可以講、不可以講」。他暫時認為,除了觸及「獨立」的議題沒有討論空間,其他社會議題,例如環境與經濟等,仍可有正反意見討論。他舉例,即使內地工業發展蓬勃,仍難免造成環境污染,不可只談國家的正面發展。

「全部避而不談,不了解其他立場的人,這樣很危險。」

校方自我審查 學生無所適從

面對通識科的大幅度修訂,校園中對國家安全議題越加敏感,老師須掌握教學紅線之外,學生亦需要於校園內外尋找討論空間。

中學生關注組聯盟過往就教育改革等議題,在各學校發起聯署、設街站等活動。關注組兩位就讀中四的成員—Sam和阿軒 (化名)都認為,校方、老師和同學會因而有自我審查的傾向,同學難以真正做到多角度思考。

預見「重新冠名科目」的試卷會加入多項選擇題,阿軒覺得「很匪夷所思,很搞笑」,因為以往一直認為通識科是為加強同學對社會議題的反思,如今似乎變成背誦。對於文件提及的內地考察機會,阿軒和Sam均認為考察團只會向同學顯示內地美好的一面,而不會安排了解中國內地貧窮和環境問題。阿軒曾多次回到內地旅遊,親身體驗當地貧窮問題,如見到當地人每天要直接飲用河中污水,但他認為考察團不會讓學生見證這些社會問題。

中學生關注組聯盟成員Sam和阿軒認為,重新冠名科目減低訓練學生批判性思考的機會。 (黃幗芙攝)

阿軒表示,自從《國安法》頒布後,他察覺到老師教材上的變化。例如於初中學習「公共衛生」單元時,老師過往會提及內地公共衛生政策的不足,但今年額外提及這些話題,要求同學以後答題也要避免觸及這些內容。此外,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前,他的通識老師都會自訂教材,內容包含「雨傘運動」、「旺角警民衝突」等議題。但從上年開始,校方要求所有學生根據教科書內容上課,禁止再提及敏感議題。 阿軒的老師上年更曾因使用敏感教材,而被愛國媒體批評,令老師及學校面對極大壓力。阿軒表示,為免對老師造成影響,日後都會避免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出與教材以外的討論,即使有疑問,也會私下詢問老師對社會事件的看法,或討論課堂上沒有講授的議題。

中學生除了即將面對被削減的課程內容,更要學習如何維護國家安全。面對「國家安全教育」文件建議,學校報警處理涉嫌嚴重違反《國安法》的校內活動,Sam和阿軒都表示曾遭受校方壓力,校園氣氛亦彷彿出現變化。由於印有口號的飾物、口罩顏色都會被視為「政治宣傳」的一種,阿軒指,其學校曾於周會指明學生不可戴黑、黃色的口罩回校。他們亦曾因於校外擺街站而被勸退學,及多次被校長、警民關係主任約見,被要求不再參與政治活動。兩位同學皆表示,國安教育實行後,會避免於校內組織拉人鏈、叫口號,但仍希望舉辦如讀書會等的活動,提高同學對社會事件的關注。

中學生關注組聯盟2月7日於銅鑼灣東角道擺設街站,呼籲市民反對通識科改革,期間有警員到場了解情況。(受訪者提供)

界線模糊 教師困境下「照書讀」

《國安法》下,學生因政治活動被勸退,老師亦因教材涉敏感題材而被投訴。教育局指由前年中至去年底,共接獲 269 宗教師與「社會動亂」有關的專業失德投訴,兩名教師更分別因教材內容涉「有計劃散播港獨」及「教學嚴重錯誤」而被「釘牌」。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通識科資深教師田方澤預計,未來教師在課堂上會傾向「依書直說」,以免觸及「國家安全教育」模糊的紅線。他認為這是政府希望達到的氣氛,但就教育專業角度而言,並非理想,

「照書讀…… 這是最安全,也是教育上最無意義的方法。」

田認為,過往局方推行課程修訂至少要兩三年,有充足時間諮詢公眾,但今次推行得如此急切,顯然並非為專業教學目的,而是政治決定,反映政府不鼓勵同學思考社會話題。他擔憂課程指引只要求學生根據官方概念了解議題,舉例指「法治」的定義近年來在社會引起討論,但學習重點卻只列明其幾個有關遵守法律的意義,卻沒提及「三權分立」、「以法達義」等概念,做法或會削弱學生對於爭議性議題的掌握,亦變相為爭議制定官方答案。

對於「重新冠名科目」三個主題側重在中國內地的成就及發展策略,田方澤認為只是一種單向灌輸式的國民教育。他指,現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教授曾於課程簡介會上提到,課堂上討論國家不足之處的意義,在於帶出國家現正改善各方面的問題。田認為,這樣的討論只是為了引導同學論證國家趨向繁榮,

「若要全面認識國家,負面影響也應該教,但他(政府)似乎不想教,我便覺得不能接受。」

田方澤指,國安教育所帶來的自我審查,會影響教育專業。(黃幗芙攝)

是次通識科修訂前,社會一直有聲音批評通識科會激化學生行為,質疑「批判式教育」會令他們於政治上更激進。田方澤反駁指,坊間批評通識科時,往往未完全清楚科目的教學和考核模式。他表示,自從新高中通識教育科開展後,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考試上,此科都要求學生根據充分理據論證。喜歡通識科的學生更願意反思,對核實理據真偽的態度更嚴謹,反駁不少人對通識科「為批判而批判」的想像。

記者翻查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趙永佳於2016年發佈由中央政策組贊助的研究,當中有數據指出,通識科只會提升學生於政治體制內的參與度,而不會激化他們的行為或直接影響政治立場。數據分析亦指出「喜歡通識科」的學生,在爭議性議題上,會有更全面的思考,更多元包容。

改革急 忽視專業意見

中學校長會於三月中先後發表兩篇文章,由該會榮譽總幹事黃謂儒撰文,回應教育局是次課程改革。針對「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文章指局方推行課程改革倉卒,未有按正常程序讓各科委員會評估和草擬課程,亦質疑改革未經充分諮詢,卻急於在下學年實施,忽略學界一向重視的專業及持份者意見。

針對「重新冠名科目」,中學校長會分別就課程內容、評核安排、改動之急提出質疑。由於新課程的課時及獨立專題探究(IES)被刪減,文章質疑修訂是否可達致學生「多角度理解」,「慎思明辨、理性思考、反思和獨立思考」的教學目的。回應教育局於2月對現行通識科的批評,指課程內容「凡事傾向批判或反對的態度,忽視了建基事實而審慎思考判斷的原則」,中學校長會認為以上指責毫無根據,且對全港通識教師有欠公道,深感不安。

香港中學校長會榮譽總幹事黃謂儒撰文,指教育局跳過正常程序推行高中四科核心科目修訂,質疑誰作「專業領航」。(受訪者提供)

教育局:若涉國家安全 不應引導學生討論利弊

就學界對改革的各種憂慮,教育局書面回覆本刊查詢時指,當局自2015年起已於各課程文件使用「明辨性思考」代替「批判性思考」。重新冠名科目將貫徹現行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讓學生從多角度探究議題,並以實證為本和客觀持平的態度,培養他們慎思明辨。而文件中的樣本試題,只是部分考題的格式或形式的參考。

有關國家安全教育,教育局的回覆指:「涉及國家安全的議題沒有爭辯或妥協的空間,教師絕對不可能當一般富爭議的議題處理。當教授非對錯分明的議題時,雖可從不同角度協助學生理解事件,但應清楚列舉客觀事實和理據,而且完全不應引導學生討論其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