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見藍天──陳振雄與曾偉華推動電動車發展
2016年8月
愈來愈多香港駕駛者採用電動車,以減少路面的碳排放,據特區政府的數字,香港的電動車數量,由2010年少於一百輛,飆升至2016年4月約五千三百輛。各國政府皆推動減少溫室氣體,讓人呼吸清新的空氣,電動車的發展如日方中。2009年,港府引入電動車,中大電子工程系畢業生陳振雄和曾偉華看準機遇,在2010年創立依威能源集團,拓展電動車充電業務版圖。
曾偉華主力業務拓展,陳振雄監督公司營運,二人合作無間。現時,依威是香港唯一的充電服務供應商。截至去年3月,於香港的充電站已遍布政府機構、大型商場、私人企業等超過一百五十個停車場,有七成以上的電動車用戶都直接或間接使用其充電服務。
電動車比燃油車的成本低,然而,購買電動車的一大阻礙是充電問題。陳振雄說:「我們為客戶興建充電站,他們只要用手機應用程式E-Charge掃瞄QR碼,就可以啟動充電功能,充電問題解決了,自然多了人買電動車。」依威在2014年9月進軍內地市場,以香港標準管理打造信譽品牌,一年間成為內地寶馬車廠的指定充電服務供應商。
2016年,中國的電動車充電設施快速發展。依威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建成超過千五個充電站,2015年初更獲基金垂青,成功累積集資超過一億元,目標於本年建好五千個充電站。曾偉華說:「比起香港,內地市場有更多融資平台,從天使基金到首次公開募股(IPO)都有,對拓展市佔率十分重要。只要你有好的商業賣點,就能夠吸引到投資者。」
曾偉華認為港人重視服務質素,香港品牌對內地客戶有一定吸引力。「充電過程和客戶服務本身是無形的,只要細心為客人解決問題,便會慢慢累積信任。」陳振雄和曾偉華都是駕駛電動車的,試過因為充電問題而不能開車,很不方便,所以每逢收到客戶查詢,都會立即為他們解難。「內地有時會出現充電樁沒有電的情況,但我們建的充電樁都是百分百可以使用,這務實的品牌形象,令不少國內外的車廠都喜歡跟我們合作。」
「假如我當年沒有入讀中大,我今日只會在某大公司任職工程師,不會創業。」曾偉華毫不諱言。他認為中大讀書氣氛濃厚,又有各種比賽和交流計劃,令他眼界大開。他在學期間自行研發「虛擬鼠標」,奪得本港多項科技比賽冠軍後,更到復旦大學出戰第七屆全國挑戰盃。陳振雄除了是曾偉華的同學,也是逸夫書院的宿舍室友,曾一起到復旦參加比賽,他說:「當年,中大是比較多推動創業的大學,又近科學園,那時已有不少中大人創業,學長王維基是一例;工程學院也有傳授創業的基礎知識,埋下了學生創業的種子。」
近年香港掀起一股創業風,不少年青人欲一嚐創業滋味,但創業向來挑戰處處,營商理念以外亦講求時機、人脈、資金和團隊等因素。曾偉華說:「電動車是一門新興行業,能夠堅持六年的公司,全世界只餘下三家。」陳振雄認為個人質素和應變力十分重要,因為創業頭兩年是很孤單的,沒有足夠資金和人手,凡事都要親力親為,「我們創立依威至今,已試過十多種商業模式。創業人要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資金去驗證自己的商業模式,如何把兩者減到最低是關鍵。」
文/資訊處 Jenny Lau
圖/Keith H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