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r. Li Tiecheng’s newest article on “Ogawa Shinsuke’s Connections with Hong Kong’s Social Movement Documentary Culture –An Interview Series”

Dr. Li Tiecheng’s newest article on “Ogawa Shinsuke’s Connections with Hong Kong’s Social Movement Documentary Culture –An Interview Series” is recently published in Chinese Independent Cinema Observer’s 2021-1 No.1 issue. The topic of this issue is “Sino-Japanese Connections in Independent Film Cultures (1989 – 2020).”   由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CIFA)出版, 最新一期的 《华语独立影像观察- 当代日本-中国独立电影文化的关联…

Read More

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在城市裡「慢」走:「慢走長征系列」與奇觀式的時間實踐

《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一書收錄了林松輝教授的 『在城市裡「慢」走:「慢走長征系列」與奇觀式的時間實踐』一文以及眾多學者對蔡明亮電影的評論和分析】     書籍簡介│ 本書以蔡明亮從影三十年來的影像作品為核心,全新編譯馬嘉蘭、張小虹、林松輝等海內外重量級學者,對其影片及相關重要題旨的代表性學術討論,透過十三個篇章(八篇外文中譯、四篇中文重新編輯、一篇藝術家深度對談),對蔡明亮自《青少年哪吒》(1992)始執導的十部劇情長片至「慢走長征」系列(八部影片,2012-18)創作,展開細緻的文本分析,透過電影分析方法閱讀蔡明亮作品的整體輪廓,從歷史、美學、理論等多重層面,深入開展蔡明亮電影之現代主義、庶民日常與藝術跨域等論題。 重點特色│ 1.本書緊扣蔡明亮由藝術影片至當代藝術實踐的發展脈動,盡顯華語電影研究這三十年來的遞變。 2.前十二篇論著涵蓋城市、寫實、性別、互文、類型、形體、表演及跨域等視角與方法,相互之間形成交鋒與對話。 3.第十三篇特別邀請蔡明亮自我剖析其影像作品如何自《不散》以降跨入當代藝術的創作軌跡和淵源。 4.每一篇章共同形構出蔡明亮電影的十三種面孔,意蘊著華語電影研究學門「隨蔡明亮一同思想」的眾多樣貌。 專文推薦│ 「如果貝克特曾為上個世紀代言,包括上世紀的政治災難,則在我們這個世代,蔡明亮為我們發言,內容又是什麼?《蔡明亮的十三張臉》就像一道光線,映照出明亮的意義,來得正是時候。」──林建國 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蔡明亮讓我們看到了界限突破後的一片新地,和如何處理與討論這片視覺與音景新地的挑戰。本書是過去十幾年全球研究蔡明亮的部分成果,構成了「蔡明亮學」的某些基礎。」──葉月瑜 香港嶺南大學林黃耀華視覺研究講座教授、文學院院長、電影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重磅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王君琦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編著者 林文淇 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編著者 林建光 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裸命與例外狀態:《洞》的災難想像〉作者 林建國 交大外文系副教授、〈蓋一座房子〉(蔡明亮研究論文)作者 張靄珠 交大外文系教授、《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作者 許維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作者 陳儒修 政大廣電系教授、《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作者 黃建宏 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副教授、《電影,劇場和運動》作者 楊小濱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你想了解的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但又沒敢問拉岡的)》作者 楊凱麟 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教授、〈荒蕪的生命、茂盛的影像:論蔡明亮電影的內框與平行主義〉作者 葉月瑜 香港嶺南大學電影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台灣電影百年漂流》作者 聞天祥 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作者 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所所長、〈我們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的知識生產者:做為考現學與當代藝術的台灣新電影〉作者 作者介紹 孫松榮/曾炫淳 主編 孫松榮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電影創作學系代理系主任。著有專書《入鏡|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2014)等。曾炫淳 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候選人。曾先後在《放映週報》、《電影欣賞學刊》、中央大學出版中心、交通大學出版社擔任編輯,影藝評述散見兩岸十餘家藝文媒體。 產品目錄 致謝 推薦序|林建國 推薦序|葉月瑜導論:邁向蔡明亮電影研究|孫松榮 1 「哪吒在此」:論《青少年哪吒》中的轉/嫁式結構|羅鵬 2 愛情何處尋?《愛情萬歲》中的誇張寫實主義與縱情|裴開瑞 3 論《河流》:酷兒・離散・寓言|馬蘭清 4 延遲的聲音:《洞》的互文、音樂與性別|馬彥君 5 歐洲未亡人:論《你那邊幾點》的時間焦慮|馬嘉蘭 6 我想起花前:分析《不散》的電影片頭字幕|劉永晧 7 愛的生物機械學:論《天邊一朵雲》的色情歌舞片與前衛|包衛紅 8 航向愛欲烏托邦:論《黑眼圈》及其他|謝世宗 9 走向美術館:論《臉》的互文轉譯與影藝創置|何重誼 、林志明 10 面對《郊遊》:論蔡明亮的跨影像實踐|孫松榮 11 臺北慢動作:身體-城市的時間顯微|張小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