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斑駁的現實——《情長同志--香港男同志口述歷史故事》書評

文:驚子

 

香港性學會製作的《情長同志》是香港第一部男同志口述歷史,收錄了十二位男同性戀者的十一個獨特的口述故事。十二位受訪者的年齡層面相當廣闊,由不到二十歲至年近六十不等。五、六十年代到現今的男同志處境,大概都可從中管窺一二。

口述歷史作為「小寫歷史」(histories)的其中一種經典形式,與之對揚的是被視作單線,唯一、權威的「大歷史」(History),大家中小學時期的教科書所言「香港是由小漁村變成的大都會,自由開放,安定繁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大歷史的書寫之下,可能存在的諸多不同視角一一被握有話語權者(政府、知識份子,或其他)抹除、簡化,任其塑造。而眾多邊緣甚或視而不見的論述,則只有透過如口述歷史等的方式,從個別的位置或視角才能得以再現。

而自詡平等開放的香港大敘事之下遮蔽的種種現實之一,便是異性戀在香港的絕對霸權位置。這種異性戀霸權當中,既有所謂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亦不乏在資本主義下對於理想愛情的塑造,至於近年惹人注目的右翼基督教團體及他們的極端保守倫理的影響,也是我們不得不留意的力量。

《情長同志》正正可以從男同性戀者的視角出發,透過受訪男同志在香港這個視異性戀為當然標準的社會之中的處境,讓讀者(不論是男是女,是攣是直)重新思索性別與性傾向在香港社會的意義。而當中收錄的兩三個天主教徒和基督徒的個案,所展示他們的性傾向與所屬教會規條之間的拉扯,也值得基督徒和其他關心教會的人士深思。

同樣不得不留意的是,正如編者在正打算做換性手術為女性的「男同志」個案中提及,這部口述歷史作為無數種可能的小寫歷史敘述之一,亦不可能窮盡或代表所有香港男同志的聲音,更不應壓下、蓋過被我們籠統地理解為「男同志」的群體之中的差異。尤其當香港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污名化如此深重,得到十二位男同志的個案已屬難能可貴,而未能「出櫃」或因其他種種原由,而沒法在書中展現的境況,都仍然有待大家發掘。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