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image}

文:K

陳心中︰《雙村記》
中國/2008/彩色/108min
普通話對白,中英文字幕
影意志策展,第一屆亞洲獨立電影節場次

電影取名《雙村記》,「雙」在於比較,導演有意識地將兩條村的選舉情況一前一後表現在讀者眼前。

兩條村,一條在東北,電影集中講述當中玩「選舉遊戲」的過程;另一條在阜陽,看村民對抗腐敗政府自強搞起合作社。兩條村,都在進行有關民主的活動,但當中的內涵又大相逕庭,大異其趣。

東北村落所謂的選舉,是在選村委會代表,「選舉主任」講完「選舉規則」,兩位候選人自我拉票,然後就展開了「選舉」。選民間交換投票對像;不守規則的選民怒撕選票……當中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投票站內出現了一個醉酒媽人祖宗二十八代的阿叔,控訴上次投票後覺得有被候選人騙的不滿。導演似乎是想帶出我們明知道「選舉」就是一場騙局,無論是選那一個作為我們的代理人最後也會有被出賣的可能。(突然想起忽然民主的陳四萬和求仁得仁的阿扁。)

至於阜陽村,據導演的講法,阜陽有三多,多愛滋;多貧農;多貪官,三者互為影響,愈窮的地方官員愈想貪多點錢,愈多貪官愈多貧農愈多失地,愈多人賣血得愛滋,境地愈虛弱貪官愈想脫貧貪得愈誇張,繼而成為極惡性的循環。這班在村裡窮得不可以再窮的村民走在一起組織了合作社,對抗腐敗干部,當中有位律師哥哥作為活動的帶頭人,一來為改善經濟,二來更是為了要讓無權無勢的貧民可以自給自足,自信互信。合作社內紀律嚴明,委員會工作﹑選舉透明,農民在當中的過程積極投入參與,如果說前一條村的農民「不諳民主」,那麼阜陽村正好做一個反正,其實農民都懂得民主。農民對於民主的悟性不是一夜間的事,但後者的民眾參與比前者缺乏人民聲音投入的情況下,令阜陽村村民的「政治質素」上升。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唱歌」的段落。導演在兩條村中都拍攝了村民唱歌的場景,但意義不同。前者有個大叔在村民起?下唱了一首咸濕快板(即係rap),後者則有有基督教教會老婆婆唱的靈歌﹑合作社的社歌/勵志歌。前者唱歌可以理解為大叔有「不平則嗚」之意,諷刺貪官不停娶小老婆,而後者呢?唱歌更是維繫組織的一大命脈。因為窮,所以最簡單方便的娛樂便是唱歌,開會前唱﹑農耕時唱﹑時不時開「文藝會」又唱又跳,笑聲多了快樂多了,參與者更加投入合作社工作,因為有了這種歸屬感,對於合作社的事務便不再闊佬懶理。

如果說前村是導演刻意展現農村基礎選舉的問題,人民與政治的疏離,那麼後者應該是另一個可能的出路,難忘片尾的時候,鏡頭拍著合作社的村民,一路唱歌一路走出合作社,天空很藍,雖然他們的路一定走得不易,但至少當中有個可以期待的希望。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