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校園電台── 專訪 校園, 16年4月號, 46屆莊「縫」(16-17) 文:多頓 本屆電台莊名單字一個「無」,並非故弄玄虛,電台台長廖琬珊說: 「我哋就係中大校園電台,又何必另外改個莊名。」 不單是聲音傳媒 「電台做咩呢?緊係做節目啦!」廖琬珊指今屆電台會繼續向視像領域進發,提高影像節目比例,並建議會章刪去「校園電台必須爭取無線電廣播牌照」[1]。她說來年將有八個影像節目(相對於兩個常設聲音節目),包括直播代表會會議、迎新和校政專題等等,亦會加入更多幽默元素,希望吸引同學留意節目,引起討論。 專注報導 今屆電台亮點之一,是直播代表會會議,及將其數以小時計的內容,剪輯成精要,甚至會另外拍攝專題短片,提升學生會透明度之餘,亦鼓勵同學留意校政。他們亦計劃將做法擴展至大小校務會議,例如上月他們在網上直播新亞書院學生宿舍宿生遴選準則諮詢會,及後再以故事形式的短片簡介現行宿生遴選制度、爭議點和同學、書院等各方理據。 面對大小議題,電台的未來方向以節目報導為主,希望同學容易參與討論。台長指電台不打算組織行動,成員也未有加入校務委員會,但會嘗試拍攝會議和訪問相關成員[2],特別是不同立場的持份者,以提供較全面的資訊。 除報導之外,電台其他節目內容亦會涵蓋中大校政、同學生活、社會時事和休閒娛樂,為了打破敘事式報導的枯燥形象,他們會有單元劇形式的節目—《四條柱男》,以中大學生日常生活為背景,例如「百萬大道搵唔到垃圾桶」,帶出同學生活間的瑣碎事其實與校園政策密不可分。電台也會邀請不同學系同學參與清談節目。五個常設節目將會由4月起陸續推出,屆時會於YouTube進行直播。 相關文章: 三莊訪問──前言 第四十六屆幹事會──星火專訪 中大學生報 日常 [1]校園電台於1999年成立,首屆內閣「昕然閣」探討成立校園電台,最初目標是讓中大同學擁有發聲渠道。校園電台認為大氣電波是言論自由的象徵,因此一直要求政府開放大氣電波,並爭取校園電台的無線廣播牌照。 [2] 但因校方態度保守,會議大多拒絕旁聽。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九 − =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