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普通話)教學法高等文憑課程
Advanced Diploma Programme in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Putonghua)
入讀要求
(1) 持 副 學 位 或 同 等 學 歷 ( 例 如 內 地 大 專 學 歷 ) 或 年 滿 21 歲 ; 及(2) 具 兩 年 或 以 上 中 文 科 或 普 通 話 科 教 學 經 驗 或 完 成 本 院 的 「 中 文 ( 普 通 話 ) 教 學 法 文 憑 課 程 」 或 同 等 資 歷 。
(3) 申 請 人 或 須 參 加 入 學 試 。
教授語言
普 通 話 及 粵 語
時數
204小時
上課地點
尖沙咀教學中心
開課日期
2021年08月04日
上課日期
週三 19:00-22:00
週日 09:00-12:00
報名費
$150
學費
$23,100
課程程度
高等文憑 / 專業文憑課程
資歷架構級別
4
資歷名冊登記號碼
15/003097/L4
資歷名冊登記有效期
09/10/2015 - 登記持續有效
課程查詢
3111 72733110 0611[JavaScript encoded]
報名手續查詢
2209 0290
截止報名日期
2021年 7 月 22 日 (星期四) 或 額 滿 即 止
面試日期:2021年 7 月 24 日 (星期六)
截止申請
1 課程簡介
在 「中文 (普通話) 教學法文憑課程 」的基礎上,本院推出 「中文 (普通話) 教學法高等文憑課程 」,提供普通話能力、中國語文能力及教學理論與方法的進階培訓,幫助本地教師及具備相關基礎知識的準教師進一步提高中國語文科 (以普通話為教學語言) 及普通話科的教學水平,並學習運用評估與改進的方法,持續增強教學成效。
2 課程內容
本課程共分八個單元:
單元一:普通話課堂語言運用 (18 小時)
幫助學員了解自己的語音問題,並掌握持續改進的方法,俾能使用規範的普通話,在課堂的各個環節傳意、交流、糾誤。內容包括語音、語言表達、教學用語、辨析及糾誤等。
單元二:普通話朗誦及訓練技巧 (二) (24 小時)
培養學員分析不同文本的能力,以及朗誦及講故事的技巧,並幫助學員掌握培訓朗誦能力的方法,組織不同的朗誦活動。內容包括誦材分析、朗誦及講故事技巧、朗誦指導方法、朗誦活動籌辦方案等。
單元三:文學與寫作 (二) (24 小時)
幫助學員掌握古今文學概況、培養賞析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能力,並能創作及評鑑不同體裁的文類。內容包括文學發展概況、古今文學作品賞析、不同文體的創作技巧及評鑑方法等。
單元四:語音與粵普對比 (二) (24 小時)
學習使用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和粵語拼音描寫語音特色,以及作為分析與語音相關問題的工具。培養學員聽辨及分析粵普語音差異的能力,作為探討粵方言區學生偏誤及學習糾正方法的基礎。內容包括國際音標、漢語拼音、粵語拼音、粵普語音異同及相關偏誤分析等。
單元五:漢字、詞彙與語法 (二) (24 小時)
培養學員對現代漢語漢字、詞彙、語法精要特點的分析能力,作為日後教學的基礎。並培養學員認辨及分析粵普詞彙和語法異同的能力,作為探討粵方言區學生偏誤及糾正方法的基礎。內容包括介紹現代漢語漢字、詞彙、語法特點,粵普詞彙、語法異同分析、相關偏誤分析等。
單元六:教育心理與語言習得 (18 小時)
幫助學員了解與語文教學有關的心理學理論,以及第一和第二語言學習的特點。內容包括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兒童成長與發展、應用語言學與教學、第一與第二語言習得等。
單元七:中文教學法 (二) (36 小時)
幫助學員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的理論 ;根據教學目標和對象設計語文課程、教案、教材、教具 ;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技巧教授中國語文科 ;以及有效評估教學成效並找到持續改善的方法。內容包括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的理論與實踐 ;課堂教學能力培養 ;中國語文科課程、教案、教材、教具設計 ;語文能力評估、學習成果評估原則及對策 ;教師專題講座等。
單元八:普通話科教學法 (二) (36 小時)
幫助學員設計完整的普通話科課節及準備相關教材、運用適當的教學技巧教授普通話科並有效評估教學成效、掌握常見普通話測試的應試技巧及訓練策略。內容包括標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普通話聽說讀寫教學 ;普通話科課程、教案、教材、教具設計 ;普通話測試的評測方法、出卷原則、應試技巧及訓練策略 ;教師專題講座等。
單元一:普通話課堂語言運用 (18 小時)
幫助學員了解自己的語音問題,並掌握持續改進的方法,俾能使用規範的普通話,在課堂的各個環節傳意、交流、糾誤。內容包括語音、語言表達、教學用語、辨析及糾誤等。
單元二:普通話朗誦及訓練技巧 (二) (24 小時)
培養學員分析不同文本的能力,以及朗誦及講故事的技巧,並幫助學員掌握培訓朗誦能力的方法,組織不同的朗誦活動。內容包括誦材分析、朗誦及講故事技巧、朗誦指導方法、朗誦活動籌辦方案等。
單元三:文學與寫作 (二) (24 小時)
幫助學員掌握古今文學概況、培養賞析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能力,並能創作及評鑑不同體裁的文類。內容包括文學發展概況、古今文學作品賞析、不同文體的創作技巧及評鑑方法等。
單元四:語音與粵普對比 (二) (24 小時)
學習使用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和粵語拼音描寫語音特色,以及作為分析與語音相關問題的工具。培養學員聽辨及分析粵普語音差異的能力,作為探討粵方言區學生偏誤及學習糾正方法的基礎。內容包括國際音標、漢語拼音、粵語拼音、粵普語音異同及相關偏誤分析等。
單元五:漢字、詞彙與語法 (二) (24 小時)
培養學員對現代漢語漢字、詞彙、語法精要特點的分析能力,作為日後教學的基礎。並培養學員認辨及分析粵普詞彙和語法異同的能力,作為探討粵方言區學生偏誤及糾正方法的基礎。內容包括介紹現代漢語漢字、詞彙、語法特點,粵普詞彙、語法異同分析、相關偏誤分析等。
單元六:教育心理與語言習得 (18 小時)
幫助學員了解與語文教學有關的心理學理論,以及第一和第二語言學習的特點。內容包括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兒童成長與發展、應用語言學與教學、第一與第二語言習得等。
單元七:中文教學法 (二) (36 小時)
幫助學員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的理論 ;根據教學目標和對象設計語文課程、教案、教材、教具 ;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技巧教授中國語文科 ;以及有效評估教學成效並找到持續改善的方法。內容包括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的理論與實踐 ;課堂教學能力培養 ;中國語文科課程、教案、教材、教具設計 ;語文能力評估、學習成果評估原則及對策 ;教師專題講座等。
單元八:普通話科教學法 (二) (36 小時)
幫助學員設計完整的普通話科課節及準備相關教材、運用適當的教學技巧教授普通話科並有效評估教學成效、掌握常見普通話測試的應試技巧及訓練策略。內容包括標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普通話聽說讀寫教學 ;普通話科課程、教案、教材、教具設計 ;普通話測試的評測方法、出卷原則、應試技巧及訓練策略 ;教師專題講座等。
3 評核與頒授
學員達到以下標準,可獲本院頒發 「中文 (普通話) 教學法高等文憑 」。
(i) 出席率:各單元出席率達百分之七十,及
(ii) 成績:通過各單元的評核。
(i) 出席率:各單元出席率達百分之七十,及
(ii) 成績:通過各單元的評核。
4 課程期限
共 204 小時,每周上課兩次,約 10 個月完成。
7 修讀期限
修讀期限為兩年,逾期修畢課程的學員將不獲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