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國威為《映畫手民》撰寫〈趙德胤:挖故事的人〉,回顧中大文化研究中心與影意志合作的《挖玉石的人》特別放映,以及導演趙德胤、影評人曾慶宏和影志意藝術總監崔允信於活動分享的創作經歷與心得。文章記述三位講者討論紀錄片的拍攝經歷、數碼攝影的機緣、社會政治與創作的關係等議題。文章請見:http://www.cinezen.hk/?p=6683。
黎國威為《映畫手民》撰寫〈趙德胤:挖故事的人〉,回顧中大文化研究中心與影意志合作的《挖玉石的人》特別放映,以及導演趙德胤、影評人曾慶宏和影志意藝術總監崔允信於活動分享的創作經歷與心得。文章記述三位講者討論紀錄片的拍攝經歷、數碼攝影的機緣、社會政治與創作的關係等議題。文章請見:http://www.cinezen.hk/?p=6683。
何慶基教授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既談新書《拆拆剪剪——何慶基展覽策劃故事》,回顧在港從事策展工作超過三十年的經驗,也談「滿城盡是策展人」的現象及隱憂。他提醒策展人演繹文化的角色,應當以展覽回應時代,提出新穎的文化視野。詳情請瀏覽訪問文章〈專訪何慶基:藝術行政不止賣飛 策展人須提出文化視野〉:https://thestandnews.com/art/%E8%AA%AA%E6%9B%B8-%E4%BA%BA-%E5%B0%88%E8%A8%AA%E4%BD%95%E6%85%B6%E5%9F%BA-%E8%97%9D%E8%A1%93%E8%A1%8C%E6%94%BF%E4%B8%8D%E6%AD%A2%E8%B3%A3%E9%A3%9B-%E7%AD%96%E5%B1%95%E4%BA%BA%E9%A0%88%E6%8F%90%E5%87%BA%E6%96%87%E5%8C%96%E8%A6%96%E9%87%8E/
《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作者林松輝教授將於8月29日主持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辦的「聲音與影像的越界探戈」藝文沙龍講座。林教授將主持金馬導演蔡明亮與本地音樂創作人梁基爵的對談,兩者將於講座分享跨媒介創作《一零》的來龍去脈,談談電影語言與聲音實驗融合的「媒體裝置音樂旅程」如何煉成。關於講座詳情,請瀏覽:http://www.iatc.com.hk/doc/90480。關於《一零》演出,請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9707373435151/
MCCC Creations 剛出版何慶基著作《拆拆剪剪——何慶基展覽策劃故事》。作者是香港極少數在政府藝術機制以外的全職當代藝術展覽策劃人,八十年代至今策劃過逾百個展覽。他在書中分享多年策展經驗的累積,闡述展覽策劃背後種種策略思維、掙扎、漫長協商和必須堅持的專業操守和價值。詳情請瀏覽:http://www.mccmcreations.com/#!oscarho-art-curatorship/clgg。
張歷君教授將於2016年7月24日出席由香港文學生活館主辦的潘國靈新作《寫托邦與消失咒》對談會。他與詩人洛楓、作者潘國靈就《寫托邦與消失咒》對談,談小說的形式、寫作的世界、多重的悖論、消失的寓意、人物的同體與裂變等,也邀讀者即場交流,共話文學。活動詳情請瀏覽香港生活文學館的臉書及網站https://zh-hk.facebook.com/TheHouseOfHKLiteratureFooTak/ 或http://www.hkliteraturehouse.org/ 。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www.cuhk.edu.hk/crs/ccs) seeks applications for one postdoctoral fellow position. Applicants should have (i) a PhD degree within 5 years of graduation; (ii) research experience in cultural studies or related fields; and (iii) high self-motivation to develop an academic research/teaching career. Duties include (a) self-initiated research and…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剛出版林松輝教授專著《蔡明亮與緩慢電影》。這本書可謂第一本探討緩慢電影概念、並論述當代電影文化中此一現象的著作,不僅從時間性來理解臺灣新電影的美學風格,更希望思考現實生活中對於時間的理解和態度,探索人類於二十一世紀如何生活的可能。詳情請瀏覽: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8440 。
Congratulations to Dr. Li Tiecheng on obtaining a teaching award from the Faculty of Art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r. Li Tiecheng received the Faculty’s Outstanding Teaching Award (2015-16) for his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on 9 April 2016. More in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award can be found at http://www.arts.cuhk.edu.hk/web/en-gb/teaching-and-learning/teaching-awards
中文大學出版社剛出版胡嘉明教授專著《廢品生活:垃圾場的經濟、社群與空間》。作者通過一系列田野考察呈現和講述在經濟迅速發展之下、北京城鄉廢品從業者的生活世界,並將垃圾視作參與社會政治關係的物質,審視它如何有機地參與在中國的轉型社會過程:階層斷裂、政策壁壘、城鄉經濟文化差異、農民工流動性和城鄉隔閡,糾纏在一起。詳情請瀏覽:https://www.chineseupress.com/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3303。
林松輝教授於2016年5月19日為《映畫手民》撰文〈「開始動手就造出廢墟的人」──畢贛《路邊野餐》給電影製作的三個啟示和一個謎團〉,點出畢贛電影創作的取向和具體操作的選擇,如何在電影作品散發廢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