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研究項目 > 太古樓與薄扶林區歷史發展 > 細說太古樓 > 大學堂(納匝肋)
1894年,巴黎外方傳教會購入德格拉斯堡(Douglas Castle),將其改建為納匝肋修院及印書館。納匝肋修院成立的目的在於讓傳教士能夠在修院內短期靜修,然後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其傳教的工作。除了靈修的用途,修院亦發展其印務的工作。1909年修院加建了東翼印書館,並增購大量印刷工具,擴大其印刷的工作。按1922年的報告,印書館聘用了50名員工,每天出產約七萬頁印刷品。印刷的書籍以拉丁文為主,佔百分之三十七,其次中文,佔百分之二十五,法文佔十九,越南文佔十四。1924至1925年印書館出版的書目已經列出超過800本書,這些繁重的印務工作需要大量的印刷工人。這些工人來自各地的天主教村落,但都以太古樓作為宿舍。 1 |
1 樂艾倫,《伯大尼與納匝肋,伯大尼與納匝肋:英國殖民地上的法國遺珍》,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6,頁61,86。
對於太古樓的居民來說,印書館與他們關係特別密切。一方面,太古樓的居民多數曾在印書館工作過;另一方面,印書館的員工付出勞力在館內工作,而印書館則為員工提供宿舍居住,員工宿舍慢慢就成為太古樓整個建築群的核心。因著印書館的外形,它亦被太古樓居民稱為「八角樓」。居民有的到八角樓負責印刷的工作,有的則負責修院木工、維修、燒飯以及清潔等工作。當時印書館員工的工資每月大概有100至200元,員工退休後,每月亦有60至80元長俸。印書館培訓了一部分太古樓居民,使他們從不懂印務,到變成擁有一定印刷的技能。
1953年,巴黎外方傳教會淡出香港,書館結業,部分員工因為對印刷技術有所了解,獲政府印務局聘用。54年尾,香港大學宿位不敷應用,於是向巴黎外方傳教會購入納匝肋修院,用作男生宿舍,大學後來拆除東翼印書館,將原址部分改為停車場。1956年,香港大學將納匝肋修院易名為大學堂,一直沿用至今,並成為香港的法定古蹟。 |
1949年的納匝肋印書館,東翼印刷廠仍清楚可見。 | 1963年的大學堂,東翼印刷廠已改建成停車場。 |
納匝肋修院的前身是德格拉斯堡,屬於蘇格蘭商人德格拉斯.林柏 (Douglas Lapraik 1818–1869)的寓所及其汽船公司總部。大學堂保留了德格拉斯堡的建築風格,其設計揉合了哥德式(Gothic)、都鐸式(Tudor)和英國殖民地式(British Colonial)的建築風格。修院裡外有很多尖拱形建築,有的是歌德式雙圓心尖拱(Two-Centred Arch),有的是都鐸式四圓心尖拱(Four-Centred Arch)。建築群的頂部建有城垛和箭孔(Arrow-slit)的裝飾。
納匝肋修院位於Rural Building Lot N°32,東翼印刷廠仍然可見於1952年的測量圖中。 |
列治文台列治文台(Richmond Terrace)位於堅尼地城的半山區,在1891–1896年間作為納匝肋社群的臨時會址。1888年,利牧苑突然出現一種無名的熱病,包括羅若望在內的神父們相繼染病,需要轉送到伯大尼修院接療養。因此,羅若望神父(Jean Joseph Rousseille 1832–1900)認為納匝肋社群需要搬離利牧苑。1891年,羅神父簽了五年租約以列治文台作為短期的新會址。同年4月,納匝肋社群開始逐一搬至列治文台,作為臨時的印書館,一邊繼續修院生活,一邊印刷書籍。 |
大學堂門前有兩頭「四不像」,一說頭似大象,一說身似麒麟,一說腳似獅子,或說三者都不相似,因此美名為四不像。 |
修院內的小聖堂現已改用作學生飯堂,飯堂內的吊燈是由淺水灣酒店於70年代捐贈。 | 維多利亞式螺旋鐵梯 |
電 話: (852) 3943 4277
傳 真: (852) 3942 0995
電 郵: catholic@cuhk.edu.hk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