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通訊 2011年2月15日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mployee's General Union
Newsletter 15 Feb 2011
 

     
 

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
2011年2月25日 新春盆菜宴暨特別會員大會

 

本會謹訂於2011年2月25日(五)舉行新春盆菜宴暨特別會員大會,誠邀各位踴躍參加。歡迎同事包圍訂桌,共慶新春。活動特設豐富抽獎。(特別會員大會 通知書已於早前發予本會會員。)

日期:2011年2月25日(五) (正月廿三)
時間:特別會員大會於6時15分開始,盆菜宴於下午6時半至8時半進行
地點:范克廉樓學生大膳堂 (新翼)
盆菜宴收費:$70 (會員) $80 (非會員) (非會員沒有投票權)
歡迎包圍,每圍12人,收費$840
查詢及報名 : 內線 8955 (林小姐),或8117-4594 (威院 Alan)
* 特設豐富抽獎

盆菜食品
花膠/瑤柱/海中蝦/北菰/蠔豉/炆豬肉/香妃雞/燒鴨/鯪魚球/豬手/魚蛋/豬皮/枝竹/魷魚/炸芋條/蓮藕/津菜/蘿蔔
免費自助加添:時蔬四款、蓮藕、芋片、豬皮、蘿蔔、枝竹、白飯、米線

*鳴謝美國三文治公司贊助全場汽水及橙汁

 

     
 

導師公開論壇

 

經導師同仁一年多以來的多方爭取,大學管理層終於2011年1月6日公布導師職級檢討報告,並承諾落實報告中的有關建議。這 是「中大員工總會導師關注組」自2009年起爭取導師合理待遇以來,大學首次正式回應同事的訴求。

我們欣見大學當局正面回應長久以 來導師待遇不公的問題,並積極尋求解決辦法。然而,報告書的建議與導師的普遍期望落差頗大。報告書雖然肯定導師對大學教育的貢獻,並終於為導師正名為教 師,然而總體而言,實仍視導師為次等公民,學術水平上尤視為遜人一等。所謂業有專精,地位平等,說得漂亮,恐怕只是門面話。

以下幾點,我們尤其關注:
1. 報告建議將現時的導師I、II及高級導師三級簡化為「助理講師/講師」兩級,雖然此舉回應了我們爭取「講師」稱號的訴求,但不少同事兩級制 不但收窄導師的發展空間,甚至是變相降級,教學經驗豐富或者具更高學歷的導師,到頭來變為「助理講師」。這與香港其他大專院校的習慣也相去甚遠。我們建議的是「助理講師/講師/高級講師/首席講師」的四級制。

2. 報告書重申導師的入職學歷要求是碩士,卻漠視了大部份部門皆以博士學位為入職要求的現實,因而整份報告書皆未有處理這些擁有博士學位的同事的待遇及晉升階梯問題

3. 報告書提出多項建議,然而卻沒有具體落實的時間表,更未見邀請導師參與制定具體措施的打算。沒有時間表,沒有導師的參與,我 們實難期望建議會充分考慮導師的意見,並盡快落實。

3. 報告列明研究非導師職級的工作要求,職是之故,任何研究成果亦不會列入評核考慮。這種因陋就簡一刀切的做法,不但無視導師在學術研究上的努力及 貢獻,更進一步扼殺了導師從事研究的機會。在這問題上,我們認為大學不宜倉卒下決定。
因此,員工總會導師關注組定於下 述日期舉行公開論壇,懇請您出席,就報告書內各項建議發表意見,以及商討如何監督大學當局制定時間表,具體落實各項建議。論壇詳情如下:

日期:2011年2月18 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12:30-1:30
地點:李兆基樓(TCW) LT2
據知大學當局現正進行薪酬檢討, 這是最好時機向大學提出我們認為合理、公平的待遇。懇請您出席是次論壇,暢所欲言!

中文大學員工總會導師關注組 謹約

 

     
 

《珍惜傳統 回歸人文》徵稿啟事

 

  沈祖堯教授出任中文大學校長,已逾半年,上任以來, 頗能改變上任校長獨斷高壓的作風,重視溝通,尋求對話,對校內存在的問題,尤其若干重大矛盾,願意聽取意見,嘗試達成共識。沈校長此一取向,相信與其已經 在中大任教二十多年,對中大的傳統和現況,包括中大內部近年的對抗與紛爭,有較深入的了解有關。

  尤其值得注意者,是沈校長對目前香港高等教育發展方向上的偏差,不作回避,敢於指出,對中大教學傳統中可貴之處,清楚確認,重新彰示。以下摘引若干沈 校長的說話,作為有關意見的反映:

「全球的大學教育正在急遽改變。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爭相競賽;推動學者進行研究的是資源的角逐,而非對知識真理的渴求;社會重視大學排名,以致忽略了培育年輕靈魂的使命;教師的回報主要取決於他們的『生產力』而非學養。凡此種種,都令危機悄然出現。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世界各國就只會製造出汲汲於利的成品和個人主義者,而非有遠見、尊重不同見解,洞察別人需要的負責任公民。同時,新一代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科學研究的人文內涵,慎思明辨的能力將逐漸喪失。教育 的價值也將湮沒。」

「大學把辦學的重點由教學轉往研究,老師變得越?越關注研究結果的發表和資金,甚於培育學生和幫助他們成長;同學花上一個又一個小時瀏覽google和facebook,而不是在現實世界關心家人、社會和國家。」

「今天的教育重視資訊與技能,而非追求真理和啟發創造力;學生的時間多用於記誦事實,而非反思批判既有的概念。」

「教育是塑造生命。它關乎幫助青年人成長,使其成為成熟的成年人。最理想的書院可幫助同學了解自己,找到人生的理想和意義。」

「必須要有全心全意的老師和導師,他們不會只顧通過研究評審,同時以身教和言教協助和支持青年人開創前?。」

「在今天的大學教育發展藍圖裡,我們應?重科技與人文齊頭並進,符合世界的需要;我們更應捍衛人文精神、教導學生欣賞文化和明白哲理,和培養他們敏於體察別人的價值和需要。」

「保存人文精神、培養創新和批判思維,以及造就世界公民的觀念,都是我們的教育原則。我認同在創造知識、培養專業人才之同時,大學應保存和發揚她的文化和核心價值。沒有文化、沒有理念,大學也便沒有靈魂了。」

「在中大這所綜合大學,科技與人文齊頭並進,符合世界的需要。我們將繼續捍衛人文價值、培養學生敏於體察別人的需要和苦難,以及教導他們欣賞藝術和音樂。」

「保存人文精神、培養創新和批判思維,以及造就世界公民,是我們的指導原則,我們會繼續憑著這些原則來教育學生,並帶領大學邁進下一個五十年及更長遠的未來。」

  沈校長這些言論,令我們感到鼓舞,如果能夠好好落實,相信能夠對高等教育目前的市場化、功利化和庸俗化傾向產生一定的糾正作用。

  為此,我們計劃編集一本書籍,就如何推動中大朝沈校長宣示的方向前進,予以探討,提出意見。書名暫定為《珍惜傳統 回歸人文》,並謹此向中大師、生、校友徵稿,文章字數以三千為上限,請用真實姓名並註明所屬學系、單位或畢業年份,文章請以電子文檔傳至以下郵址:

  

  截稿日期為2011年4月30日;如文章數量太多,書冊無法全部收錄,未能刊載者將改為在校友關注組、員工總會及學生會的網頁上發佈。對投來的文章是否刊用,以下署名的三個團體有最 終決定權。

   如有查詢,請以上述郵址聯絡。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
中文大學校友關注大學發展小組

2011年2月15日

註:以上段落摘錄自沈祖堯:
1. 2008年就任逸夫書院院長講詞(全文見:
2. 2010年12月在中大校長就職典禮上的講詞(全文見:
3. 2011年1月1日論高等教育的「香港家書」(全文見:
另可參見沈校長上任以來在中大網頁上開設的「校長網誌」(

 

     
 

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
電話 Tel:8117 4594
電郵 Email:
網址 URL: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請加入工會! 下載入會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