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
香港教育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家庭與學校合作研究計劃

 

《家校合作發展小組》

理念與實踐的探索

 

何瑞珠 蔡黎悅心

編寫

《初稿》

二零零零年五月

優質教育基金贊助


前言

此文獻乃作者根據所參閱的資料及在本地推行「家校合作」的經驗結合而成,目的是「拋磚引玉」,引發同工去探討和推動「家校合作」,並不是發展「家校合作」的唯一藍圖。

目 錄 頁數
1. 教育改革與家長參與 何瑞珠
1
  1.1 教育改革的兩個取向
1
  1.2 本地「家長參與」的政策及研究對教育改革的啟示
5
七種家庭、學校及社區協作模式
7
  親職教育
7
  輔助子女在家學習
8
  家長與學校聯繫
8
  家庭與學校溝通
8
  家長參與校內義務工作
9
  家長參與校政決策
9
  學校與社區協作
11
總結
12
參考文獻
13
2. 「家校合作發展小組」部署與推行 蔡黎悅心
15
I 發展時的考慮
15
  1. 人選
15
  2. 任務
17
  3. 小組組織架構及運作
20
  4. 功能
21
  5. 進程
22
II部署與進展
25
  1. 物色適當人選,正式成立「家校合作發展小組」
25
  2. 檢視現況
28
  3. 培訓成員,包括研討及擬訂﹝編寫﹞政策
29
  4. 擬定一份三年計劃,細節地編寫第一年的事務及活動
30
  5. 校本特色
46
  6. 招募同工、家長、學生、專業人士及社區人士參與
46
  7. 發掘資源
47
  8. 檢討及評估
48
  9. 慶功與匯報
48
  10. 展望將來,繼續發展下一個三年計劃
49
結語
50
附表一、六大類型家校合作對家長、孩子和老師的一些可能後果
51
附表二、 至 年度家校協作計劃
52
資料一、家校合作範疇的深化定義
53
附圖一
54
附圖二
55

 

 


* 自有引用、轉載或翻印報告內任何資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