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編號:42
文章:人有三急
作者:周立老師
分類:生理、疾病

新陳代謝保障了人體健康,但排泄的叫法卻五花八門,古今雅俗各不相同。古代把去廁所叫「寬衣」。「寬」有解除之意,寬衣就是脫衣服,脫衣服幹甚麼呢?肯定是做不脫衣服做不了的事。正常排泄之事,古人卻說得遮遮掩掩。還有一個詞叫「如廁」,「如廁」並非專指上廁所,它真正的意思是指換衣服。

「出恭、解手」有段古

古時候的科舉考試時間長,但人有三急難免要出出入入,於是考場設有「出恭入敬牌」,實際是「出入都要恭敬」之意。皇家考試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大聲喧嘩有殺頭的危險,必須「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時間一長,就只保留了「出恭」二字作為大小二便的雅稱。「大恭」指大便(dɑ̀biɑ̀n),「小恭」指小便(xiɑ̌obiɑ̀n),放屁(fɑ̀ngpì)則有虛無實,所以叫「虛恭」。

「解手(jiěshǒu)」一詞始於明代。朱元璋搞過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強迫北方百姓移居到東南地區。為防止移民中途逃跑,就把他們綁起來,再用長繩穿成一串。凡要大小二便的,必須向押解人員申請解手,於是「解手」成了大小便的代稱。大便稱「大解(dɑ̀jiě)」,小便稱「小解(xiɑ̌ojiě)」。「小解」兩個字都是第三聲,兩個第三聲連讀要把前一個讀成第二聲,變成xiɑ́ojiě。

「洗手間」殺入內地

廁所的叫法不多,不外「廁所(cèsuǒ)」、「茅房(mɑ́ofɑ́ng)」、「洗手間(xǐshǒujiɑ̄n)」、「衛生間(wèishēngjiɑ̄n)」之類。現代住宅不普及的時候,內地也使用器皿,「恭桶(gōngtǒng)」、「馬桶(mɑ́tǒng)」、「夜壺(yièhú)」、「尿盆(niɑ̀opén)」,叫法不同,性質一樣。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香港的「夜香」一起被「倒」掉了。

若尋方便,普通話可以說「去廁所(qùcèsuō)」、「去洗手間(qùxǐshǒujiɑ̄n)」。洗手間本為方言詞,婉指廁所,現已融入普通話詞匯。說「大便」、「小便」、「去方便一下」也可以。但說「拉屎(lɑ̄shǐ)」、「撒尿(sɑ̄niɑ̀o)」就有點粗俗了。粵語中常用的「屙」,普通話讀為ē,是方言詞。至於排泄物的量詞要用「泡(pɑ̄o)」,如「一泡屎」、「撒泡尿」,不能用「頓(dùn)」。

廁所也有其文化,常見好事者在抽水馬桶上題字,提醒懶人「來也匆匆,去也沖沖﹗」「匆(cōng)」為平舌音,發音時舌抵下齒背﹔「沖(chōng)」為翹舌音,發音時要適度捲舌。

重複一遍:去廁所、上洗手間。記住:來也匆匆,去也沖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