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晴報專欄 - 中大醫說 16/08/2018
符文澍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客座副教授、註冊中醫師
飲食不節百病生
2018/08/16
「飲食不節」是指飲食時間不規律,或飢飽無常,以及飲食偏嗜,又稱「不良飲食習慣」。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傷脾胃,脾胃虛損百病乃生。
過度飢餓等攝食不足,使人體氣血生化乏源,久之可使人體消瘦,面黃無華,皮膚鬆弛。暴飲暴食亦可損傷脾胃,導致脾失健運而出現脘腹脹滿。若過度攝入高脂肪高糖食物,則易體內生濕;易使人肥胖。
飲食偏嗜是指飲食五味的偏嗜。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酸、苦、甘、辛、鹹的五種味道。中醫學認為五味入五臟(心、肝、脾、肺、腎),五味調和則滋養五臟,滋生人體精髓氣血;五味偏嗜則可致五臟氣血偏勝或偏衰,從而導致各種疾病。
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曰︰「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
現代醫學也已證實,高脂肪高糖食物可引起人體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過量攝入糖類製品,還會使骨骼缺鈣,導致骨質疏鬆而易併發骨折。
飲食是人類生存和保持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合理飲食不僅使人獲得充分均衡的營養及健康的體魄,也可使人容光煥發,形體豐健。反之,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偏嗜,則常常導致各種疾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保證攝入食物結構合理,提倡飲食衞生、食物清淡。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