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辨病相結合 現代中醫臨牀思路 - 林志秀教授

Facebook

文章來源:明報專欄 - 現代中醫 29/01/2018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註冊中醫師

辨證辨病相結合 現代中醫臨牀思路

29/01/2018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醫學體系。中醫以中國古代哲學和傳統文化作為保健和治療的思維體系,而現代西醫則建基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創新診療手段。差異不可謂不大,互相交流的困難也顯而易見,以致於有些學者認為中西醫有機地結合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有中醫堅持中醫看病應該單純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絕不能攙雜西醫的檢查和診斷,以免被西醫的思路所干擾和污染,失去中醫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純淨。那麼,完全摒棄西醫對疾病的診斷資訊,是否有利於中醫的臨牀實踐呢?

中醫辨證 西醫辨病

眾所周知,中醫以辨證論治為臨牀實踐的圭臬。所謂辨證論治,是指在臨證過程中,醫師根據四診所收集的臨牀資料,運用八綱辨證、病因辨證或臟腑辨證等常用而行之有效的辨證方法,對疾病當前的病理本質作出判斷,包括辨別證候的寒熱屬性,判斷邪正的盛衰,推測疾病的變化轉歸,從而確定治療原則和具體的治療手段。而西醫的辨病論治則主要是尋找疾病發生的根源,對該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作出判斷和概括,給予疾病的病名,然後針對病源進行對因和對症治療。概括來說,疾病是證候產生的根源,而證候則是疾病的外在表現。

辨證論治和辨病論治各有優劣。辨證論治的優勢在於它能依據病人所表現出的徵狀、體徵,運用四診八綱等方法綜合分析,確定疾病在某個階段所表現的證候特點,提出相對應的治療方法和措施。臨牀上即使未能對一些疑難疾病作出精確診斷,我們仍可通過中醫詳細的辨證而達到論治的目的。例如2003年發生的SARS疫症,起初醫學界對這突如其來的傳染病不知所措,茫然不解,但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專家就是利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很好地控制SARS疫症,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當然辨證論治也有其缺點,主要是其對疾病產生的具體病因和病理機制的認識上較為模糊,同時缺乏現代科學的依據。而另一邊廂,由於目前西醫對許多疾病的病因病理認識還不夠全面和準確,尤其是對一些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和腦退化症等的本質認識還未透徹,單純運用辨病論治的方法指導治療,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中西醫結合治療 取長補短

因此,筆者認為,面對錯綜複雜的臨牀病症,需要結合中西醫的優勢,提倡辨證和辨病相結合,使之相得益彰,取長補短,這樣就能取得比單一思維方法更好的效果。例如,現正活躍的季節性流感,運用中醫辨證能結合發病季節(如春多風、夏多暑、秋多燥、冬多寒)、氣候特點(如南方溫暖潮濕、北方寒冷乾燥),以及病者體質強弱,靈活變通,不單局限在辨病的抗病毒治療上。但對於老弱或長期病患,一旦在流感的基礎上併發肺炎,若能結合現代醫學檢查作辨病,如肺部X光等,便能準確了解病情的進展與變化,必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事實上,辨證和辨病的有機結合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提出以來,已經逐漸成為內地大多數中醫的主要臨證思維方式。由於這個臨證思維模式兼有中醫和西醫的優點,筆者認為,確實值得在香港提倡和推廣。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