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習業 - 蔡昕宏博士

文章來源:晴報專欄 - 中大醫說 20/09/2018

蔡昕宏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註冊中醫師

大醫習業

2018/09/20  

「大醫精誠」,出自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講的是行醫應有的醫德,其理念來自佛家慈悲普度的思想,可以說是中醫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大醫精誠」為人所熟悉,而其實在此篇之前,有一名為《大醫習業》的篇章,亦同樣極具意義。

《大醫習業》中記述︰「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裏孔穴、本草藥對……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講述了要成為大醫,首先中醫各方面的知識要紮實,博極醫源。二要學習術數,中華文化起源自河圖洛書,很多學問愈深入去了解,發現都是相通的。如懂術數,可以更明白針灸子午流注、靈龜八法、五門十變的應用。現今心理疾病很多,中醫也有相關的論述,但着墨不多,實際應用也不多。如懂相術,望而知之謂之神,可以對患者的個性有個概念,而性格影響行為、情緒、內臟,如能略略改變,對健康亦有好處。還要學習文史哲、天文地理,才能知仁義、鑑古今,觸類旁通。要求很高,但是可以不斷學習,亦是中醫有趣的地方!

當然現代中醫亦需要中西醫結合、科研、行政管理、市場推廣等人才,以更有利中醫的推廣和發展。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