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大舉行「才德兼備理財學校計劃」啟動禮提升小學生理財素養、培養良好品德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中心)獲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委託,開展「才德兼備理財學校計劃」(計劃),透過全校參與,於香港小學推廣理財教育。預期在未來三年協助20所本地小學發展成可供其他學校借鑒的「卓越模範教學中心」。計劃昨天(3月4日)於中大舉行啟動禮,由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主席黃嘉純先生、投委會總經理李博衛先生、中大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教授,以及計劃的共同總監張志強教授和莊太量教授主禮。
社會及金融市場愈趨複雜,電子支付等科技發展亦令學童的金錢觀念薄弱,提升學生的理財素養以助他們面對未來的挑戰更形重要。從小學習理財素養亦愈來愈受國際重視,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已於早前將之納入為國際學生評估的其中一項主題,英美等國亦已發展全國性的理財教育課程框架。
中大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要培養孩子的理財素養,必須紮根於良好的品德。因此,計劃除了參考《香港金融理財能力架構》,亦結合相關品德的培育,讓學生成為才德兼備的良好世界公民。」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主席黃嘉純先生表示:「『才德兼備理財學校計劃』正好為學生提供課堂內外多元化的學習機會,亦包含老師及家長工作坊,在學校育成一個重品德、擅理財的氛圍,成為模範學校。透過分享,感染更多學校參與計劃,一同培養才德兼備、善於理財的下一代,長遠有助提升香港人的理財能力。」
計劃共同總監張志強教授表示:「計劃的學科發展,並非要求老師額外增加課時,教授相關內容。相反,我們是希望學校能夠植根校本課程的既有優勢,深化當中有關理財及品德的內容。」
啟動禮後的理財教育論壇環節,來自「才德兼備理財學校」的學生、家長及教師圍繞「小三學生應有零用錢嗎?」及「小學生應否借錢予同學?」兩項議題表達觀點及意見,並由學者及理財大使回應,共同討論本港小學生的理財現況,以及如何培養才德兼備的學生。
論壇主持馬鞍山靈糧小學陳美娟校長表示:「我們有需要提升學生的理財概念與能力,為社會培養更精明的未來主人翁。」
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出現不少尚待改善的理財行為問題,例如經常遺失財物、過度購買文具用品、境外學習時胡亂消費、不負責任的借貸等。計劃希望透過協助學校深化發展校本課程,一方面提升學生的理財素養,另一方面培養出「精明、自制、誠信、勤奮及責任」的品德。
才德兼備理財學校計劃簡介
受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委託,計劃支援學校以全校參與的模式結合理財與品德教育來深化校本課程的設計,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培養學生的理財能力相關的品德。參與計劃的「才德兼備理財學校」由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提供專業支援,從學科課程、非學科課程及環境氛圍三個層面,結合家長教育,協助學校發展成為卓越的理財學校、培養學生成為才德兼備的良好公民。本學年,計劃與來自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的五間小學結成夥伴,透過校本支援,從學科課程、非學科課程及環境氛圍三個層面,並結合家長教育,協助學校發展成為卓越的理財學校、培養學生成為才德兼備的良好公民。期望日後可推廣這些經驗,供香港其他學校借鑑。
「才德兼備理財學校計劃」2018-19學年參與學校:
-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
- 五邑鄒振猷學校
- 英皇同學會小學
- 將軍澳官立小學
中大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簡介
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於1998年成立,加強與本港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合作,推展全人教育和優質教育。20年間,中心已與超過1,500間中學、小學、幼兒機構及特殊教育學校結成夥伴,透過中心學校發展主任的支援,協助學校邁向自我完善、推行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