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大於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2019勇奪佳績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5月25至26日舉行之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2019中獲得最優秀組織獎,並有21項參賽作品獲表揚,數目是全港院校之冠,更囊括創新項目「數理/機械」組別的全部10個獎項,成績驕人,突顯中大在數理及機械學科的研發創新能力的優勢。
中大隊伍今年獲得兩個一等獎,包括「數理/機械」創新組別的「多功能數碼全息雙光子螢光顯微鏡」,以及科技類創業組別的「用於防治膝關節炎的智能識別治療儀」。
創新一等獎:多功能數碼全息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博士研究生任敏丹同學及其團隊的「多功能數碼全息雙光子螢光顯微鏡」獲得創新組一等獎。該系統結合數位微鏡器件(DMD)和高速振鏡兩個掃描器件,以實現許多現有商用系統無法實現的生物成像功能,例如即時螢光成像與多焦點光刺激同步、超快軸向掃描、多平面成像和曲面成像等。
任敏丹表示,顯微鏡的機械部件、操作軟件等都是由團隊自主研發,在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陳世祈教授悉心指導下,花了約一年半時間完成,現時正與香港眼科醫院合作進行實驗,以此紀錄神經細胞之間的互動,有助研究視覺神經疾病及退化的成因。
創業一等獎:用於防治膝關節炎的智能識別治療儀
人口老化問題在香港尤其嚴峻,預期在2034年,香港65歲以上人口將佔整體人口30%。常見老年病個案將會不斷上升,對醫療體系帶來沉重壓力。中大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博士研究生鄒力同學及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的團隊,設計一套針對膝關節炎及膝關節退化的可穿戴醫療設備,期望利用科技可以減輕醫療負擔。
這套設備採用弱激光治療、熱療、針灸和按摩等治療技術,促進膝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不但有效舒緩關節疼痛,更有助修復受損組織,提高長者生活質素。同時,系統會收集臨床數據,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按患者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實現了個人化醫療。這系統將在由醫院提供的臨床康復治療上塵用,同時亦適用於需要在家中、辦公室或長途飛行等長時間坐下的人士。
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2019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主辦,此次比賽分為創新及創業組別,有676名來自16間香港大專院校的學生參加,參賽作品共203份。優勝隊伍更可出線參與兩年一度之「挑戰盃」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京港青創杯」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中大得獎項目名單如下:
獎項 |
項目名稱 |
參與學生 |
所屬學系 |
創新組 |
|||
一等獎 |
多功能數碼全息雙光子螢光顯微鏡 |
任敏丹、耿強、陳頔瀚、陳佳隆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二等獎 |
使用超分子單鏈納米凝膠來調控幹細胞行為 |
陳霄宇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二等獎 |
設計和發展低成本的消化道機械模擬器 |
殷儉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二等獎 |
用於機場手推車自動回收的智慧機器人系統 |
何俊睿、沈宇恬、張昂、李晨鳴 |
電子工程學系 |
三等獎 |
基因編輯三維生物列印罕見基因疾病研究平台 |
彭德強、夏天恩、洪莉閩、劉理程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學院 |
三等獎 |
簡易快速呈色法作爲早期診斷胰臟癌的方法 |
盧悅祺、黃智軒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三等獎 |
控制催化劑的還原程度來實現最佳乾重整性能 |
李明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三等獎 |
仿生尾巴的機械人設計及控制 |
楚翔宇、安嘉珺、羅俊豪、鍾子賢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三等獎 |
基於柔性機構的微創器官牽開及空間擴張器 |
葉海活、楚翔宇、蔡元培、鍾子賢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三等獎 |
配有動覺遙控機械手臂的自行式爬杆機械人 |
文卓盈、黃裶絪、張知行、張峻滔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 |
優異獎 |
生酮檢測器 |
駱冠文、應佑杰 |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
優異獎 |
自供電智能手錶和手環 |
蔡明京、汪家華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優異獎 |
腱驅動人體膝關節能量回收裝置 |
陳鴻天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優異獎 |
刺激神經纖維可戴式自動化裝置 |
蕭毅進、周康彥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優異獎 |
超速離心機中的無線實時顯微鏡 |
魏媛媛、郭煦庭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創業組 |
|||
一等獎 |
用於防治膝關節炎的智能識別治療儀 |
鄒力、徐夏憶、何玄 |
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生物醫學學院 |
三等獎 |
動享科技動作捕捉感應器開發 |
何俊傑、鄭麗盈、蔡家俊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
三等獎 |
加比 |
麥麗盈、王子賢、李海辰 |
政治與行政學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 |
三等獎 |
‘ ‘礙’講書 |
應佑杰、駱冠文、麥穗盈、謝盈雪、馬昌鏗、蘇慧盈 |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
優異獎 |
開心仔 |
郭訟揚 |
哲學系 |
優異獎 |
樂遊 |
吳映彤、郭訟揚 |
建築學院、哲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