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2019年10月31日

中大研究揭示簡單介入可能改變兒童對性別非常規化朋輩之偏見

2019年10月31日
分享
列印

一項由中大性別發展實驗室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簡單的介入已足以改變兒童對不跟從性別規範朋輩的偏見。(左起) 港大心理學系博士生關敏華、中大性別研究課程及心理學系(禮任)助理教授、性別發展實驗室主管黃泓教授及中大性別研究課程 (心理學) 博士生施韻。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性別發展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聯同香港大學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的看法,以及如何減少有關偏見。這項由中大領導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簡單的介入已足以改變兒童對不跟從性別規範朋輩的偏見。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兒童發展研究學會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的旗艦期刊Child Development發表。    

非常規性別行為或偏離社會性別規範的行為往往與心理健康風險有一定關聯,而朋輩關係欠佳可能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成年人和兒童均會對偏離一般性別規範的人士有偏見;可是過往的研究對這些偏見在日常生活如何呈現所能提供的資料有限,亦無從得知這種偏見會否在已發展的北美和歐洲文化以外地方出現。更重要是,現時仍未建立一套有效針對非常規性別行為偏見(特別是可用於兒童身上)的介入方法。隨著非常規性別行為和性別不安症的數字在全球持續上升,有必要及早就孩童時期出現性別偏見的發展根源、不跟從性別規範的兒童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可能減輕他們遭受朋輩歧視的方法進行研究。

多種方法評估及介入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的偏見    

研究團隊安排了315名年齡介乎四至九歲的居港華裔兒童參與兩個研究。團隊用多種方法評估兒童對朋輩的看法,當中包括在面談時詢問他們有多想跟某些朋輩做朋友、於行為測試時要決定有多想與某些朋輩分享,並請他們按喜歡程度排列朋輩。 

為評估他們的看法,研究人員讓這些兒童觀看了跟從及不跟從性別規範的虛構男女朋輩的插圖,包括玩遊戲、外型、玩伴喜好和活動。實驗的第二部分則調查介入是否有效。八至九歲的兒童被隨機分配觀看兩組插圖之一。其中一組是一些不跟從性別規範但又展現社會普遍認為正面的特質(如有很多朋友)或跟從性別規範朋輩的特質(即跟大部分兒童相似的特質)。另一組則是動物園動物。研究員隨後測試這兩組兒童對跟從及不跟從性別規範的朋輩的看法。 

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朋輩之偏見可體現於多個層面 透過介改變 

這項全球首創的研究發現四至五歲的兒童已經對不跟從刻板性別規範的朋輩有較負面看法,亦較不願意與他們分享。尤其是當此朋輩是男孩,這些偏見更加明顯。相比四至五歲的兒童,八至九歲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的偏見普遍較嚴重。以往有研究指出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存有偏見,是項研究進一步揭示這種偏見是普遍性的。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的朋輩持續有較負面看法,如他們是否願意與這些朋輩成為朋友,是否認為這些朋輩很受歡迎,以及有多願意與他們分享。 

研究的一大突破是發現八至九歲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朋輩的偏見,是可以被影響而變為較正面。透過讓兒童了解這些不跟從性別規範的朋輩所具備的特質 (包括常規和非常規特質、以及一些被認為正面的特質如在學校表現優秀),他們對這些朋輩的看法便變得較為正面。 

對心理健康和多元共融的意義

這項研究對了解兒童對非常規性別行為朋輩產生偏見的發展模式提供了寶貴數據,特別是考慮到非常規性別行為人士雖佔人口的少數卻為數不少、性別焦慮症的個案不斷增加,以及非常規性別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關聯。 

中大性別研究課程及心理學系(禮任)助理教授、性別發展實驗室主管黃泓教授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的偏見於早期已形成,並隨著年齡而增加,至少於是次研究所涵蓋的年齡範圍。然而,透過成功的介入可塑造更寬容的新一代。」 

雖然目前有報告指出非常規性別行為的兒童和成年人面對比其他人更多心理和社交挑戰,參加是次研究的兒童卻認為非常規性別行為的朋輩與跟從性別規範的朋輩同樣快樂,這結果或顯示兒童未能完全理解非常規性別行為的朋輩面對的困難。另外,突出個人具備的正面特質,以及跟從性別規範和非常規性別行為兒童的共通點(如他們在學校都是學生),可望減少偏見。例如教師可提供機會,讓跟從性別規範和性別非常規行為的學生了解每個人的優點及對方和自己相似的地方,是可取的方法。研究人員現正進行其他介入策略和不同文化對非常規性別行為看法的持續研究。 

有關中大性別發展實驗室 

中大社會科學院性別發展實驗室 (實驗室) 矢志運用實證研究及國際視野,專門研究性別與性在人生各個階段的發展;研究對象包括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團隊從心理學的社會、認知、生物角度探討性別與性如何表達、發展、影響生活及介入方法。此外,實驗室亦研究各種與心理學有關的社會和認知現象。詳情請參閱 https://psycgen.wixsite.com/pagelab



一項由中大性別發展實驗室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簡單的介入已足以改變兒童對不跟從性別規範朋輩的偏見。(左起) 港大心理學系博士生關敏華、中大性別研究課程及心理學系(禮任)助理教授、性別發展實驗室主管黃泓教授及中大性別研究課程 (心理學) 博士生施韻。

一項由中大性別發展實驗室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簡單的介入已足以改變兒童對不跟從性別規範朋輩的偏見。(左起) 港大心理學系博士生關敏華、中大性別研究課程及心理學系(禮任)助理教授、性別發展實驗室主管黃泓教授及中大性別研究課程 (心理學) 博士生施韻。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