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大舉辦第六屆中國工程院院士講座系列五位頂尖學者分享真知灼見歡迎公眾網上登記報名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年再度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訪校計劃,邀得五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於下周二(11月19日)起一連四天訪問中大,以促進學術交流及長遠合作。五位院士分別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李國杰院士及姜景山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王家耀院士;以及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徐祥德院士及許健民院士。
五位院士將到訪中大工程學院、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及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與中大學者作深入交流及指導;並於下周三(11月20日)在大學校園主持五場院士講座系列,與中大師生及社會各界分享真知灼見。講座以普通話進行,歡迎公眾報名參加,有興趣者請於以下網址登記:www.cuhk.edu.hk/oalc/cae_2013/。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李國杰院士現任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曾主持研製「曙光」系列超級伺服器及高效能計算機及「龍芯」高性能通用中央處理器。他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平行算法、人工智慧、計算機網路等方面的研究。在院士講座系列中,他將以「面向大數據應用的高通量計算機研究」為題,介紹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面向大數據應用的高通量計算機研究方面的進展。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姜景山院士是微波遙感及航天信息工程科學專家,中國遙感技術的主要宣導者之一。他將以「中國航天微波遙感回顧與思考」為題,介紹中國微波遙感的發展歷程。自十年前神舟四號成功進入軌道,開闢了中國航天微波遙感時代。其後中國陸續發射了多顆微波遙感衞星,包括「嫦娥」一號及二號探月衞星、風雲三號氣象衞星等。微波遙感技術的發展對國家經濟建設和安全有極大貢獻。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王家耀院士是著名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家,一直致力於中國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學科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他於九十年代中建成了國家第一個地圖資料庫支援的自動編圖系統,在解決地圖綜合自動化這個公認的國際性難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的講座以「關於信息時代地圖學的思考」為題,闡述地圖學的屬性與地圖的價值,以及信息時代地圖學的演化過程與分析。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徐祥德院士長期從事大氣動力學與氣候動力學、城市大氣環境等領域研究,曾主持設計與實施多項大氣科學國家重大研究計劃與國際合作專案,多次獲世界氣象組織等評價為先導性先範。他將以「青藏高原大氣『水塔』對區域水分循環特徵調制作用」為題,介紹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的進展,闡述有關高原影響研究理論及其在天氣氣候預報中的相關應用成果。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許健民院士為國家衞星氣象中心研究員,曾任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衞星地面系統總師,從事氣象衞星資料處理和應用的研究。他將以「氣象衞星的發展和應用」為題,介紹國際及中國氣象衞星發展現狀、氣象衞星提供的信息,以及中國氣象衞星資料處理的特色。
講座詳情如下:
日期: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時間 | 講者 | 講題 | 主持 | 地點 |
下午4:30 – 5:35 | 李國杰院士 | 面向大數據應用的高通量計算機研究 | 中大偉倫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講座教授華雲生教授 | 科學館LT3 |
下午2:30 – 3:10 | 姜景山院士 | 中國航天微波遙感回顧與思考 | 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林琿教授 | 霍英東遙感科學館303演講廳 |
下午3:10 – 3:50 | 王家耀院士 | 關於信息時代地圖學的思考 | ||
下午4:30 – 5:10 | 徐祥德院士 | 青藏高原大氣「水塔」對區域水分循環特徵調制作用 |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系主任陳永勤教授 | 信和樓422室 |
下午5:10 – 5:50 | 許健民院士 | 氣象衞星的發展和應用 |
穿梭巴士服務:當天下午4:15由霍英東遙感科學館前往信和樓
查詢:3943-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