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2007年8月2日

中草藥治療有效控制兒童異位性皮膚炎

2007年8月2日
分享
列印

異位性皮膚炎(俗稱濕疹)是一種慢性且易復發的搔癢性皮膚病變,全港大約有15%的十五歲以下的兒童有異位性皮膚炎。所謂異位,是指這些小孩帶有先天性的過敏體質,除了異位性皮膚炎外,患者或家屬也可能患有過敏性鼻炎或氣管敏感等疾病。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患者大多在五歲前發病,其後逐漸減緩,到青春期大多數病人的情況會自然改善,但目前並沒有有效的方法完全根治,唯輔以傳統的中草藥治療則可視為醫治異位性皮膚炎的另一種治療方案。

在中醫角度來說,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浸淫瘡」及「濕病瘡」。多由濕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聚積皮膚所致。治療上則採用清熱、祛風、利濕、健脾、涼血、潤燥之法,故中醫都會採用最具有此功效的中藥。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聯同中醫中藥研究所在二零零四年二月至二零零五年七月期間,進行了一項中草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患者之療效評估及對照研究。研究結果發現,服用由五種傳統及常用的中草藥─金銀花、薄荷、丹皮、蒼術及黃柏合製而成的中藥膠囊,可有效減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病情。有關中草藥亦沒有類固醇及與類固醇相關物質的成份。

今次研究的對象為85名持續性地患有中度至嚴重程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並隨機抽樣分成兩個對照組,每日兩次服食三粒中草藥膠囊或安慰劑,為期三個月,期間並由研究人員監察病人的血液及肝腎功能,及有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等。

研究結果同時發現,相對起服食安慰劑的患者,服食中草藥膠囊的患者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病人的生活素質明顯有改善。服用類固醇的總份量更比以往減少三份之一。兩組對照組的兒童都沒有出現後遺症。

傳統中草藥膠囊證實可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生活質素,亦可減低中度至嚴重程度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接受類固醇藥物的份量。唯年紀較少、未能吞服膠囊的兒童皆不能服用有關中草藥,需服食西藥以控制病情。

研究人員將會繼續為更年幼的兒童進行有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