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re
「滬港發展趨勢論壇2007」 (Chinese Version Only)
繼2005年及2006年首兩屆「滬港發展趨勢論壇」分別於香港和上海兩地成功舉行後,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於今天(11月19日)假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祖堯堂舉辦了「滬港發展趨勢論壇2007」。論壇就滬港兩地熱門經濟、社會議題和發展前景進行探討,邀請了滬港兩地共六位著名學者作主題發言。
經濟議題仍然是滬港兩地最關心的題目。就兩地向國際金融中心方向的發展上,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分析了上海向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發展所面對的挑戰,包括評估上海市場的流動性供給及金融創新等。比較之下,上海市場的投資種類和投資規模不及香港,相對較弱;金融人才方面亦較缺乏。孫教授認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應立足於上海貿易、物流和經濟活動上;而且滬港兩地應成為中國金融中心的兩個互補單元。
中國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周八駿博士則探討香港就邁向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周博士認為香港要成為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克服不少挑戰,包括如何盡快與國家主體經濟和金融市場融為一體,以及妥善把握金融市場「中國化」與「國際化」之間的「張力」。香港和上海兩個金融市場各有千秋,如何聯合上海共同推動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是一個關注重點。
針對中國流動性過剩問題,上海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教授指出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缺乏有效的衝銷手段,造成如內需不足及供給無效等現象,並帶來資產價格過度上漲等問題。華教授認為目前促使人民幣對內升及對外升值,以及對外投資都無助解決問題。華教授建議中國要認清合適的宏觀調控思路,制訂正確的應對策略,堅定不移地展開結構改革。
香港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王緝憲教授全面分析了大珠三角五大機場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的問題,指出近年五大機場強調整合是基於「樞紐」地位的考慮,以及各地方政府對機場發展和競爭的焦慮。王教授認為在區內複雜的航權關係和空域管理等情況下,五大機場之間(如港-珠、港-深等)存在不少互補關係。理順政府管制與市場發展的關係,並修正各地方政府對理解自己機場的需求,以及在區域機場整合上的角色等事宜是需要盡快處理的。
中國社會的發展是全國關注的題目。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教授就中國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遷問題從經濟角度進行了解釋,提出了「第三社會」的發展和所引起的不同城市問題。另外,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兼香港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黃顯華教授針對香港自身和國家在經濟、政治、社會及人口四方面的改變,全面地回顧了香港過去十年極富爭議的教育改革和政策發展。黃教授建議在未來應加強基礎教育的投資、重組諮詢組織、促進學校改進和推動香港發展成為教育樞紐。
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是由中大及上海復旦大學於2001年1月聯合創立的研究機構,旨在透過舉辦各種學術活動及出版不同類型刊物,一方面向政府部門和企業機構提供政策性建議,為國家整體發展謀求更大的福利,並為上海和香港的持續繁榮和進一步走向國際化作出貢獻;另一方面亦促進中大和復旦大學的合作,提升這兩所研究型大學的研究水平。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聯席所長分別為中大講座教授楊汝萬教授和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教授。
如欲對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作進一步了解,歡迎瀏覽研究所網頁(http://www.cuhk.edu.hk/shkdi) 或致電(852) 2609 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