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文大学发表多中心大型研究:亚洲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慢性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病因。根据卫生署2005年的报告指出,约有10%输血人士及50%经由静脉注射的吸毒者会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有2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20年内会转化成肝硬化,而每年则有1至4%的肝硬化病人会恶化成肝癌。目前,利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法。基因一型是最常见亦是最难对付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一年的联合疗程中,基因一型的丙型肝炎病人约有50%机会发生持续病毒反应(即停止治疗六个月后病毒会完全清除)。
但是,这种联合疗法会为病人带来不同的副作用,例如发烧、感冒症状、注射位置反应、忧郁及骨髓抑制等等。大约有7至12%的病人因副作用而需要停药,另外有11至42%的病人则需要减低剂量,最终导致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成效。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于2002至2005年期间带领香港、新加坡及中国内地共16个中心共同进行一次随机性的第三期研究,测试干扰素beta-1a及其与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对亚洲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研究招募了二百五十七名亚裔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以一比一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注射干扰素beta-1a或安慰剂,进行十二周的双盲研究。在第十二周,注射干扰素beta-1a的病人会多接受十二周的干扰素beta-1a治疗,而使用安慰剂的病人则会接受二十四周的干扰素beta-1a及利巴韦林联合疗法。
在研究的第十二周发现,干扰素beta-1a比安慰剂有更强的病毒抑制作用。在完成24周治疗及完成治疗六个月后发现,干扰素beta-1a及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则比干扰素beta-1a的单一疗法有更强的病毒抑制作用(见表)。接受联合治疗的基因一型病人有46%能清除病毒,而接受干扰素beta-1a的则只有22%。大部份病人出现副作用的程度均为轻微至中度,有2.3%接受干扰素beta-1a的病人分别因为出现注射位置反应、发烧、关节痛等副作用而需要终止治疗。5.5%接受联合治疗的病人则因贫血及血红素下降而需要减低利巴韦林的剂量。
病毒反应比率 |
干扰素beta-1a |
干扰素beta-1a及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 |
安慰剂 |
第十二周 |
74% |
– |
0% |
二十四周疗程结束 |
56% |
78% |
– |
完成疗程后六个月 |
27% |
56% |
– |
总括而言,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干扰素beta-1a能达至相约的病毒清除效果,但就为病人带来更小的副作用和减低停药的机会。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建议亚裔慢性丙型肝炎病人,除了现时使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外,也可考虑使用干扰素beta-1a及利巴韦林联合疗法作为另一选择。此联合治疗可为基因一型的丙型肝炎病人提供较短的疗程及更佳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