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大廣東話聲調研究 拆解基因與語言演化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何鴻燊認知神經科學講座教授兼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所長黃俊文教授帶領的團隊,招募超過400名以廣東話為母語人士參與研究,結果發現ASPM基因屬於某種基因型的測試者,在廣東話聲調感知方面表現較理想,而非這種基因型的測試者或可透過音樂訓練改善相關能力。研究提供了明確證據,解釋基因組合的微細差異如何影響語言的選擇,形成不同地域的人說不同語言,又指出由於大部分中國人的ASPM基因屬於這種基因型,他們天生善於聲調,因此漢語亦帶有詞彙聲調的特性。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全球已知的語言超過7,000種,可按其對音高的運用分為兩大類別。一是以音高標示字意,例如廣東話、普通話和約巴魯語等。另一種不以音高辨義,例如英語。以廣東話為例,因應不同音高類型,可組成「師(si1)」、「時(si4)」兩個字意,這類語言稱為「聲調語言」。英國愛丁堡大學語言學家Dan Dediu及D. Robert Ladd於2007年發表的大規模統計研究指出,ASPM和MCPH是與腦生長相關的基因,而擁有ASPM和MCPH某種特定基因型的人,較傾向使用聲調語言。撒哈拉以南非洲、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有更多擁有這種基因型的人口,而這些地區使用的語言更多為聲調語言。研究結論衍生出「基因影響語言演化的假設」 (Genetic-Biasing Hypothesis of Language Evolution),卻未有提供直接的證據,證明這兩種基因與聲調感知能力的關係。
黃教授及其團隊獲香港研究資助局的優配研究金資助,開展上述基因與廣東話聲調感知能力關係的研究,就相關假設找出更多直接證據。團隊自2015年起於本地招募超過400名以廣東話為母語的人士參與研究,包括進行廣東話聲調、記憶、音樂音高和節奏的聽力測試,並採集唾液樣本,由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副教授兼中大產前診斷中心副總監蔡光偉教授進行基因測試。結果顯示,約7成測試者的ASPM基因攜帶一對等位基因T,即「基因型TT」,他們具有較高的廣東話聲調感知能力。約3成測試者屬於其他基因型,他們在廣東話聲調方面表現較差。
研究由此分析,由於大部分中國人的ASPM基因屬於「基因型TT」,因此他們傾向在漢語中採用詞彙聲調,同時亦令這種特性在語言演化過程中得以採用和保留。另外,研究亦顯示「基因型TT」在各種測試行為中,只與廣東話聲調表現有關聯。至於其他與腦生長和語言相關的基因,則與廣東話聲調表現無關。
黃教授過往的研究指出,聲調感知能力與音樂訓練有密切的關係。是次研究亦顯示,對於ASPM基因中沒有「基因型TT」而需要承受遺傳風險的測試者而言,音樂經驗似乎能改善他們的聲調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屬於「基因型TT」的測試者,無論曾否接受過音樂訓練,他們在聲調感知測試中的表現同樣理想。黃教授說﹕「這種基因與音樂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因研究表明了一些可能處於遺傳風險的人仍可透過適當的干預,改善他們的聲調感知表現。不過,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仔細評估這一相互作用。」
另外,研究結果亦帶來重要的臨床醫學意義。對說漢語人士而言,聲調感知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指標以識別語言障礙,例如大部分患有發展性語言障礙或自閉症的說漢語人士,其聲調感知能力都存在缺陷。因此,ASPM基因篩查可能是及早識別語言障礙疾病的其中一種途徑,以及進行早期干預的臨床標誌,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支持結論。
是項研究不但是語言學、基因學的跨學科合作成果,更涉及人類學和演化科學的議題。黃教授說﹕「這是其中一個例子,展示如何透過基因研究為語言學長期以久爭議的問題提供潛在的解釋機制。」他續說﹕「這是關於語言學的核心問題,而我們的研究嘗試找出一個能符合充分學術解說的標準。」團隊認為下一步可考慮研究以普通話和其他聲調語言為母語人士的情況,為基因影響語言演化的假設獲取更多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