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re

6 Jan 2007

家校合作建學童健康飲食文化調查顯示學童參與中大健康飲食計劃飲食情況顯著改善 (Chinese Version Only)

6 Jan 2007
Share
Print

附表

健康飲食乃促進學童健康成長及預防肥胖、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回應本港學童飲食習慣不健康的問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近年推行了多項推廣健康飲食及健康生活模式的計劃。為配合及強化「香港健康學校獎勵計劃」當中建立學校健康飲食環境的目標,中心於二零零四至零五學年開始推行「五彩蔬果計劃」,協助學校以全方位活動及教學模式發展校本健康飲食推廣計劃,希望藉此加強教師、學童以及家長對健康飲食的認識,通過家校合作,攜手建立健康飲食環境。計劃進行之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參與計劃後,積極推動學童健康飲食發展,令學童以至家長的飲食習慣及健康飲食知識都得到顯著改善。

為瞭解學童飲食的情況,中心分別於二零零四至零五學年(2004/05)及二零零六至零七學年(2006/07)為十所參與計劃之小學,以抽樣形式調查校內共547名留校午膳的小四及小六年級學生午膳進食情況。調查共量度67款學校午膳飯盒所提供的五穀類、蔬菜類及肉、魚、蛋、豆類食物的重量,並量度學生膳後剩餘的食物重量,以了解學生進食各類食物的份量。比較2004/05及2006/07參與計劃學校為學童供應之午膳飯盒,素質方面有所提升,包括增加蔬菜供應量(蔬菜類食物重量之平均值增加了23.6%),減少供應含高脂肪及高鹽份的食物;參與計劃學校為學童供應之午膳飯盒大致符合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童午膳飯盒建議份量。另一方面,比較2004/05及2006/07參與計劃學校之學童進食各類食物的份量,進食蔬菜的平均份量顯著提升了74.37%。雖然,學童午膳時進食蔬菜的平均份量顯著提升,但是相比建議進食不少於90克蔬菜的份量,仍有待改善。

為瞭解學童與家長的飲食習慣及他們對健康飲食的認識,中心為2,954名學生與2,337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參與計劃後,學童與家長對蔬果的整體認識及進食量都有所改善,學童及家長每天進食蔬菜及水果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調查又顯示,學童進食不健康零食方面有明顯的改善,減少了進食的零食包括汽水及含糖份飲料(-8.2%)、冰淇淋及甜點(-4.6%)、杯麵或即食麵(-3.7%)及糖果(-3.5%)等。然而,調查顯示,雖然進食蔬果量有增加,只有不足四成之學童與家長每天進食足夠的蔬菜及水果量,可見學童與家長之健康飲食行為尚待改善。受訪學童表示三項影響他們選擇進食蔬果的主要因素為:味道、營養價值及父母是否經常準備蔬果給他們進食。另一方面,超過半數之受訪家長認為,要持續實踐健康飲食習慣並不容易,主要的因素包括:健康食物的味道不佳(44.1%)、健康食物缺乏選擇(36.9%)、沒有時間準備健康食物(32.0%)及時常外出用膳(24.8%)等。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李大拔教授表示,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參與計劃後,積極推動學童健康飲食發展,運用計劃製作之教材舉辦各式各樣的校本健康飲食活動,並且與家長攜手合作,令學童以至家長的飲食習慣及健康飲食知識都得到改善。然而,香港學童的飲食情況仍然未如理想。李教授續稱:「調查說明家長對實行健康飲食的態度和決心直接影響子女的飲食情況;很多家長也表示日常外出用膳的情況非常普遍;然而,巿面上的食肆提供健康食物的選擇不多。期望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推動健康飲食文化,鼓勵食肆多供應健康食物,讓巿民外出用膳也可以食得健康。此外,中心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於二零零六至零七年學年展開『五彩蔬果計劃-食物小足印』,此乃『五彩蔬果計劃』之延伸計劃,結合營養教育及環境保護的策略,讓學童及家長認識食物選擇對個人、社區及環境健康的影響,培養尊重生命及珍惜資源的飲食習慣。此延伸計劃特別注重提升家長對健康飲食的認識,並為家長提供相關培訓,包括健康飲食講座、健康食譜設計、有機耕種工作坊等,期望家長在家庭裏實踐『日日五蔬果』的理念,為家人提供健康的膳食之餘,繼續協助學校推行健康飲食計劃。此外,學校也必須加強與午膳供應商的溝通,確保午膳供應商為學童提供符合健康午膳營養指引之午膳選擇,並且運用不同策略的營養教育,鼓勵學童建立健康飲食習慣。」李教授期望,通過校園把健康飲食文化推廣至家庭,以至社區,攜手為香港社會締造健康的飲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