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最新一項國際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於確診後六星期內接受手術,會增加術後的死亡風險,建議將手術延至確診後第七個星期或之後進行。研究團隊發現相關的死亡風險是一般術後的2.5倍以上。
是次研究由45個來自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專家和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醫生,聯同全球逾15,000個外科專家組成的COVIDSurg Collaborative進行,由英國伯明翰大學專家領導,目標為新冠患者建議最佳的手術時機。
全球其中一個最大型及覆蓋地域最廣的外科研究
研究共收集140,727個來自116個國家、1,674間醫院的病人數據,覆蓋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和澳洲,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大型、覆蓋地域最廣的外科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病人於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的六星期內,新冠症狀仍未消退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會出現較高的術後死亡風險。研究結果最近已於國際學術期刊《Anaesthesia》發表。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二葉香織醫生指出:「COVIDSurg Collaborative之前發表的研究已顯示,半數在手術期間正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在術後會出現肺部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國際指引隨後建議新冠患者將手術延期進行,但對於延期時間未有定論。而是次研究顯示將手術延後七星期進行較理想,但同時需要平衡病人的健康狀況及接受手術的迫切性。」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吳兆文教授表示:「香港至今有超過11,000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大部分患者已出院,當中部分正等候接受非緊急外科手術。我們有一個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治療的直腸癌病人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是次研究數據將有助團隊為他計劃更理想的手術時間,減低術後風險。」
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後六星期內進行手術會增加術後死亡風險
是次研究的參加者為2020年10月期間於醫院接受手術的病人,當中3,137人(2.2%)在手術前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其餘137,590人(97.8%)沒有受感染。而於手術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已剔除,不包括在研究數據內。
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日子與手術日相隔之時間 |
|
零至兩星期 |
1,144 (0.8%) |
三至四星期 |
461 (0.3%) |
五至六星期 |
327 (0.2%) |
七星期或以上 |
1,205 (0.9%) |
團隊利用統計學模型調整患者、疾病和手術等影響因素,以計算病人於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的不同時段接受手術,繼而出現術後30天死亡的比率。結果如下:
經調整的術後30天死亡率 |
|
病人於確診新冠後零至兩個星期內進行手術 |
4.0% |
病人於確診新冠後三至四個星期內進行手術 |
4.0% |
病人於確診新冠後五至六個星期內進行手術 |
3.6% |
病人於確診新冠後七個星期或之後內進行手術 |
1.5% |
非新冠患者 |
1.5% |
研究人員能精確地分析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於不同時段進行非緊急外科手術的死亡風險。而不論以病人的年齡、病情、手術的緊急程度或等級等因素作評估,得出的結果均一致。
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陳錦明醫生表示:「除上述主要發現,我們亦觀察到有持續病徵的新冠患者即使於確診後七星期才進行手術,仍有較高的死亡率(6%)。相反,病徵消退或無徵狀患者的死亡率分別為2.4%及1.3%。因此,我們建議有持續新冠徵狀的患者應將手術日子進一步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