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大工程學院研發水管式摩擦納米發電機 高效收集海洋能 引領藍色能源新潮流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一款水管式摩擦納米發電機,能夠將多種不規則低頻機械能,包括海浪能量,高效地轉換成電能,為開發「藍色能源」提供嶄新路向。
海洋佔據著地球表面面積約七成,是最大的能量儲存體。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海洋發電,解決世界能源危機及火力發電產生的污染問題。納米發電機是開發機械能發電的關鍵技術之一,它主要分為壓電、摩擦及熱釋電三種,其中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是利用摩擦起電和靜電效應,把兩種材料相互摩擦時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然而,一般的TENG裝置都是固體與固體的摩擦,難以確保兩種摩擦材料的接觸緊密性,因此所產生的電荷密度往往較低,而且材料表面在長期摩擦後會磨損。此外,用於收集不規律振動能量的TENG裝置,都需要加入不同的部件例如彈簧、支架、旋轉器具等,複雜的結構會影響採電效率。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訾雲龍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克服了以上技術限制,他們針對不規律和低頻環境,例如水面上的海浪,開發了一款水管式摩擦納米發電機(WT-TENG)。團隊將水封裝在手指大小的膠管(FEP),當水與膠管的電極區域摩擦時,便會產生電流。基於水的流動性,WT-TENG適合在多種運動模式中收集能量,包括旋轉、搖擺、蹺蹺板、水準線性模式等,可以對應風力、海浪、身體和車輛運動等。另外,由於水和膠管表面可以緊密接觸,突破基於固體材料的TENG裝置電荷體積密度不足問題。經過測試,WT-TENG的輸出體積電荷密度在低至0.25 Hz的頻率下達到9 mC / m3,是現有記錄中最高的輸出值。
此外,每個WT-TENG單元都可以像積木一樣,拼合成較大型的發電裝置,令電能輸出倍增。研究團隊測試了兩個裝置,分別是裝有34個WT-TENG單元的盒子,被放到海面上收集海浪能量,以及有10個WT-TENG單元組成的手環,由測試員戴上並不斷擺動手臂。兩個測試的高峰發電量都足以推動150個LED燈泡。
訾雲龍教授表示:「之前的海洋能收集系統往往要依賴龐大而笨重的電磁發電機,而且海浪要達到較高的頻率才能產生電力。是次研究有望推動摩擦納米發電機技術的應用,特別是用於收集『藍色能源』,對人類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提供嶄新方向。」
相關研究成果最近於國際知名期刊《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刊登。文章第一作者為博士後研究員吴昊、訾雲龍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香港城市大學王鑽開教授參與指導了本工作。
有關訾雲龍教授
訾雲龍教授在2017年加入中大,致力於研究能量收集技術特別是TENG以及相關的自驅動系統,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榮獲多個獎項。此研究專案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傑出青年學者計畫、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信興高等工程研究院、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的資金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