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ulty of 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 戴漪晨 (分子生物技術學四年級)

中大理學人

榮膺2016年度羅德學人   並獲獎學金前赴英國牛津深造


戴漪晨

分子生物技術學四年級


(原文刊登於2015年12月8日文匯報教育版)

到世界一流的大學留學,是大部分學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中文大學分子生物技術學課程四年級生戴漪晨,獲聯合書院院長余濟美贈言「Dream big, think far」,鼓勵她追尋遠大理想,令小妮子決心申請門檻極高的羅德獎學金,最終更成為香港唯一的得獎人,獲100萬港元資助。來年,她將到牛津大學深造動物學哲學博士,專攻胰腺發育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從進化的角度探討糖尿病相關的代謝通路,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在安徽出生的漪晨,父親是中科院毒理學研究人員,故她從小已有機會接觸科研工作。小二被送到美國讀書,她指當地的學習文化要求學生多了解時事,每天必須閱報備課,讓她培養出關心社會的習慣。3年後,她又輾轉回國,在北京繼續學業。

養菌「上癮」 始知最愛實驗室

漪晨笑言,自小有很多夢想,包括做動物園管理員、醫生,但中四的一次偶然經歷,令她發現自己的真愛是科研工作,「當時參加了學校舉辦的生物學興趣小組,與中科院研究人員一起完成培養細菌等小實驗,首次發現自己喜歡實驗室工作。」

中學畢業後,漪晨為求開闊視野而前往中大修讀分子生物技術學課程,並立志在學士畢業後,繼續修讀研究院,走孤獨的科研路。

雖然目標明確,但聯合書院院長余濟美一句「Dream big, think far」的鼓勵,成為漪晨邁開大步的動力。當時她冒起到牛津大學修讀博士的念頭,「這樣看起來不設實際,但余院長得知後,不但開口鼓勵,更提供了不少實際建議,讓我一步步實現夢想。」

dai1


屢赴海外交流 做義工獲賞識

在余的建議下,漪晨早在一年級已參加羅德獎學金的簡介會,了解學分要求及申請條件等,認清目標。大學期間,她積極參與多個海外交流及本地義工活動,包括協助突破青年村的非洲政治難民,她認為這些課外活動及經歷,是她獲得羅德評審賞識的一大關鍵。

羅德獎學金遴選過程嚴格,申請人需經過多場個人及團體面試。本年共6人進入最後面試階段,面試前一日,他們獲邀與遴選委員會成員共晉晚膳,評審們會問各式各樣的問題,過程已讓人戰戰兢兢,「有評審問我,最欣賞哪位科學家或科學研究,當時我回答是人類基因體計劃,因這計劃提出了具前瞻性的構思,大大超越當時的科技水平及思維。評審聽罷,竟隨即拿出手機搜尋相關資料,使我非常害怕講錯話。」

翌日是最後一場個人及團體面試,即日電話通知結果。漪晨憶述,收到「捷報」的一刻,她人在中環地鐵站,環境嘈吵下,她以為自己聽錯。直至收到確認電郵,始敢告知父母,至今仍感難以置信。

成功獲選為港區羅德學人,漪晨感謝師長朋友幫助,讓她一早定下清晰目標,認清畢業以後的路向,及早做好準備,包括多了解目標學科的內容及收生要求。展望將來,漪晨坦言學習之路相當漫長,未肯定將來會否回港或內地發展,但會以生物學家為目標,從事基因和遺傳領域的研究工作。

dai2


另一則訪問可參閱《中大通訊》第472期

NSL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