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颖姗(本院校牧助理)经文: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进城去,会有人拿著一罐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著他。无论他进哪一家,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老师问:我的客房在哪里?我和我的门徒要在那里吃逾越节的宴席。」他会带你们看一间摆设齐全、准备妥当的楼上大厅,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可14:13-15)一般提到逾越节筵席都会想到食物、用具和程序等严格的规定。福音书会把注意力集中于耶稣与门徒的最后晚餐。然而很少讨论马太、马可及路加福音都有记载预备逾越节筵席的某人(太26:18)尝试从他的角度看接待。
过节的时候耶路撒冷十分挤拥,外来的朝圣者都需要找地方留宿,逾越节的羊羔也必须在耶路撒冷城墙内吃,所以大部分的家里也会非常挤迫。摆设齐备那家的主人(可14:14、路22:11)知道将会接待耶稣吗?会知道正在准备一顿影响深远的筵席吗?这让笔者联想起曾祖父的事迹。
想像十九世纪的香港社会没有今天的富庶,认识耶稣基督的人更少。从姑妈口中知道曾祖父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天「尝于圣诞日设盛筵,广延同道欢䜩」(《香港基督教会史》页81)为耶稣庆祝生日。没有预计谁来,只要愿意听福音就能成为座上客。
福音书记载当门徒问哪家的主人在那里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他已摆设整齐等待来吃的人。接待不只是为了贵宾作准备,而是与他者一同休戚与共。未圆经课、未有计算、未完筵席,让我们守住先贤属灵的遗足并承传下去,以圆满为永恒理想,去预备每一个筵席。
伍渭文(本院客席副教授)经文:诗篇51:1-12
爱,驱使我们认罪
今天未圆经课来自大斋期第五主日。大斋期是基督受难的预备期,紧接显现期最后的登山变像主日,跟着的周三为圣灰日(Ash Wednesday),剔除被视为欢乐的主日(复活日),开始为期四十天的大斋期,效法耶稣在旷野禁食祷告。登山变像与涂灰显容都是揭示真相──耶稣来自天上,世人来自尘土。圣灰日有涂灰礼,主礼把去年棕枝主日的棕枝烧成灰烬,涂在领灰者额上说:「你来自尘土,仍要归回尘土,要远离罪恶,跟随基督。」
礼文指出大斋期的属灵操练是「真知道」,正如涂灰显容,真知道我们本是尘土。祷告是真知道上主;禁食是真知道自己的需要:需要吃那么多吗?用得着拥有那么多吗?赒济是真知道他者的需要:分享给缺乏的,陪伴孤单的,安慰伤心的,扶助软弱的。
诗篇经课,让我们稍稍真知道认罪的动机。诗篇51章1-12节是一篇认罪诗。诗人感到罪孽破坏了与上主亲密的关系,他难过灵魂被罪蹂躏,罪拦阻他亲近上主。「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抹持我。」(诗51:11-12)这里强调亲近上主的快乐,罪夺去了这快乐。
汤马斯‧钱伯(Thomas Chamber)有一篇以一讲章冠名的书,经文取自约壹2:5「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面了。」书名The Repulsive Power of a New Affection。作者聪明之处是把经文的概念倒转过来。爱世界不爱父,变作爱父不爱世界,这是排拒旧爱的力量。直译可作「新欢的排拒能力」,或「新欢排旧爱」,后者达雅,但引发用情不专的联想,且译:「新爱牵魂,回绝旧恋」。是爱的动力,使诗人在上主面前,倾心吐意认罪,他珍惜与上主原有的亲蜜关系。罪破坏了这关系,他要跟上主复和,诚恳认罪。
是爱,不是惧怕,驱使诗人认罪;也是爱,使我们远离罪。我们蒙了赦免,感戴上主恩典,不想再犯罪。想起范克廉(Benjamin Franklin)一句话:「犯错因凡人,悔改靠神恩,沉溺是魔障」(To err is human, to repent divine, to persist devilish)。悔改靠神恩,沉溺是魔障;是神恩,是魔障,一念之差,一生之憾。
邵倩文(本院助理校牧)经文: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须照样被举起来,要使一切信他的人都得永生。」(约3:14-15)上帝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从为奴的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上帝带领的新生活的领域。然而,对这解放、引领,以色列人又期盼、又埋怨。在民数记21章,以色列人被弟兄民族(以东)拒入境,需要再绕道进入迦南地。虽然,靠耶和华赢了迦南人一场胜仗,但在绕道过程中,以色列人又再一次心中烦躁,再向上帝和摩西埋怨为何领他们出为奴之地,要死在旷野,要食淡而无味的食物。
因此上帝派火蛇进民中,当中也死了许多百姓。当以色列人觉察自身的罪时,求告耶和华叫蛇离开时。耶和华没有叫火蛇离开,只吩咐摩西造一火蛇挂在杆子上,让凡被火蛇咬的,一望在杆上的铜蛇就活过来。(民21:4-9)耶和华没有除去以色列人不断埋怨,不明上帝心意的罪果(火蛇),只是给予拯救的方法(在杆上的铜蛇)。
现世界仍是喜爱黑暗,就算我们归信基督,也是活在「既济」与「未济」的旷野中。在大斋期间,让我们深深反省基督舍身成人,在地上所受的苦:被拒、被埋怨、被藐视、被不公义的审讯、被不公义的刑罚所钉死。基督降身,没有立时除去地上的苦,反是与我们共苦,以至于死。
在现今「既济」与「未济」的旷野中,我们可能会被他者的罪所伤,又或是被自身的罪所累,但愿我们时刻醒察自己的罪,时刻仰望被举、受苦的基督,上主应许我们的生命就会被更新,被活过来。诚心所愿。
高国雄牧师(崇基学院校牧;MDiv, 2008)经文: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上耶路撒冷去。他看见圣殿里有卖牛羊和鸽子的,还有兑换银钱的人坐著,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所有的,包括牛羊都赶出圣殿,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走!不要把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著:『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因此犹太领袖问他:『你能显甚么神迹给我们看,表明你可以做这些事呢?』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把它重建。』犹太人问:『这殿造了四十六年,你三日内就能重建吗?』但耶稣所说的殿是指他的身体。所以他从死人中复活以后,门徒想起他曾说过这事,就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话。」(约翰福音2:13-22)耶稣洁净圣殿的行动,相信读过福音书的大家都应该会记得清楚,甚至不少人以这一次耶稣发义怒的形象,就等如我们也可以用武力去对政权表示不满的凭证…
圣经中明确表达,耶稣是对圣殿(上帝的殿)被玷污而忿怒,原本应该只作为向上帝敬拜祷告的殿,因为人而成为了贼窝(可11:17);耶稣这一次要推翻桌子的焦点是上帝(上帝的殿)的圣洁被污染了,被亵渎了,是极大的罪,甚至可能是最大的罪,所以耶稣对此不得不作出激烈的反应。
当犹太领袖质问耶稣有何权柄做这事时(其实任何人见到这严重的罪行理应也要出手…),耶稣表明上帝的殿最终会被拆毁,上帝会亲自在三天内重建;当然当时没有人完全明白耶稣所指的「上帝的殿」(真正上帝完全临在的载体)就是耶稣基督自己;其实这才是耶稣基督真正最大的权柄,不是要推翻那个恶政权,不是要满足那些人的期望,而是愿意用行动谦卑地去爱,并且爱到底,甘心为我们这些罪人钉身十架,并按应许复活升天,成为使我们得真正永恒生命的救主;求主帮助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对圣经的理解失去焦点,愿你我一同继续努力,每天追求认识祂更多,诚心所愿。
叶菁华(本院院长)经文:
『从此,他教导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三天后复活。」耶稣明白地说了这话,彼得就拉著他,责备他。耶稣转过来看著门徒,斥责彼得说:「撒但,退到我后边去!因为你不体会上帝的心意,而是体会人的意思。」于是他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失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失生命的,必救自己的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与圣天使一同来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马可福音8:31–38)耶稣间接承认自己是基督(可8:29–30)之后,随即指出自己必须受苦、受害、被杀、复活。彼得为此「责备」耶稣(旧版和合本描写彼得「劝」耶稣,其实原文跟耶稣「斥责」彼得用词相同),耶稣反过来严词斥责彼得。虽然耶稣称彼得为「撒但」,但并非认为彼得已经成为魔鬼。在这里「撒但」宜按其原来字面意义解释,即「敌对者」。按上帝的计划,耶稣基督必须受苦受死,但彼得却强烈反对,企图阻止,实际上是与上帝敌对,就如撒但在旷野试探耶稣一样。
彼得责备耶稣,令人震惊,但他的强烈反应可以理解。犹太人期待的弥赛亚(基督、受膏者),乃像大卫的君王,是武功盖世的领袖,由上帝差来,拯救他们脱离外族帝国的压迫。弥赛亚竟然要受苦、受害、被杀,简直岂有此理!然而,耶稣断言指出,他的道路是受苦、舍己的道路,跟从他的人(基督徒)也要舍己、背十架。由于耶稣基督为我们舍己,我们也应舍己跟从他。
舍己不是负面贬低自己,更不是刻意残害自己。舍己跟以基督为主,是硬币的两面。若我以基督为中心,为基督而活,便不再为自己而活,不以自我为中心,不执着于自身的成败得失。正如保罗所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19b–20)。
背十架,不是刻意殉道;刻意殉道,反而可能是太在意自我、不完全舍己的表现。我们在这个充斥罪恶、弯曲悖谬、指鹿为马的世代,只须做一个合神世意的人,行公义、好怜悯、与神同行(弥6:8),全心全意爱上帝和爱邻如己(可12:30–31),先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太6:33),便难免与这世界各种敌挡上帝的权势冲突,而招致压迫。就如耶稣从未刻意冲击罗马帝国,更未曾揭竿起义,却被认为会对罗马帝国的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而被诬陷政治罪名(「犹太人的王」),被施以酷刑,惨死在十字架上。
在这大斋期/预苦期,求圣灵让我们愿意以基督为主,并让我们认真检视自我,放下自我一切虚妄的思想(例如以为我们跟从耶稣的人可以不用背十架),记念耶稣为我们舍己牺牲,记念耶稣为何受苦受害,也记念一切受苦受害的人。
关瑞文(本院教授)经文:
「因为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领你们到上帝面前。在肉体里,他被治死;但在灵里,他复活了。他藉这灵也曾去向那些在监狱里的灵传道,就是那些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这水所预表的洗礼,现在藉著耶稣基督的复活拯救你们,不是除掉肉体的污秽,而是向上帝恳求有无亏的良心。耶稣已经到天上去,在上帝的右边,众天使、有权柄的、有权能的都服从了他。」(彼得前书 3:18-22)耶稣在受死与复活之间,究竟身在何处?他是到了阴曹地府,向死人传福音吗?有人说是。使徒信经不是有云,「我信其降至阴间」吗?此外,彼前3章19节至20节不是也说,「他藉这灵也曾去向那些在监狱里的灵传道,就是那些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吗?
先谈使徒信经吧。
使徒信经并非成文于一旦的,它的演化史长达500多年(三到八世纪)。有趣的是,起初,并无「我信其降至阴间」这句。这句要到四世纪才出现,出现之后又不续广见于其他版本,版本增删辗转到七世纪才又再出现这句。还有,在四世纪时,「我信其降至阴间」,只是被诠释为「被埋葬到死人之地」。然而,到七世纪打后,在教会圈内和神学圈中,这句该作何解,就变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今天亦然。
那彼得前书3章19节至20节不是明言耶稣死后降到阴间传道给死人听吗?大概不是。首先,看原文,那句「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中,是没有「人」字的。再者,19节谈到耶稣「去」监狱的「去」字,原文是πορευθεὶς,与22节说耶稣升「到」天上是同一个字。似乎19节的「去」,并不意味耶稣「降」至地府。
那么,19至20节该作何解?不少释经学者认为,所谓不信从的灵,是指那些于挪亚时代在幕后弄得世界污烟瘴气的罪恶权势——即堕落天使。更重要的是,耶稣死后并非去向那些堕落天使传福音,给他们悔改机会。19节的「传道」,原文乃ἐκήρυξεν,是「宣告」之意,不必然是指宣讲福音。释经学者就认为,其实这里所说的,是耶稣虽为义受苦而死却是活着地向罪恶权势宣告上帝已经彻底得胜。
如此理解彼前3章18节至22节,其如何攸关于人生即被解锁!当天,彼前作者看着那些为义受苦的信徒,知道他们正在被人间权力威吓而惊慌 (v14)。他们被毁谤,受凌辱 (v16),生命一片漆黑,黎明似不再来。经历这一切,作者要他们好好回忆,耶稣一生一样是活在罪恶权势之下。从肉体而言,他手无寸铁,任由宰割,被不公不义治死 (v18)。为义受苦受辱以至于死,确然是人间悲剧,却绝然不以败局结束。因为,在灵里,耶稣虽死仍活 (v18),并且借此他向历来隐藏在背后的罪恶权势原型 (archetypal evil)(以堕落天使为象征),宣告凯旋胜利。邪没有胜正!为义受苦虽难过,复活荣光奏凯歌。大道纵瘸拐不行,信徒仍无郁此生。无他,因为懂得上帝的人懂得边走边唱We Shall Overcome。那边不信从的在嘲笑,笑歌者全是阿Q。这边歌者豁然眉也不皱,奏响圣言万世千秋。
祈祷:「上主啊,求赐圣灵光照,让我们明白,你的旨意若是要我们因行善受苦,这总比因行恶受苦好 (v17)。又求主让属你的子民终此生保持无亏的良心 (vv16、21)。奉主名求,阿们。」
邢福增(本院教授)经文:
「拉比,我们在这里真好!」(马可福音9:5a)今主日是Transfiguration Sunday,一般译作「主显圣容节」,或「显容主日」。每年的福音经课都会以耶稣登山变像为主题。今年是乙年,根据的是《马可福音》9章2至9节。
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及约翰上山,三位门徒见到耶稣「衣服放光,极其洁白」的形象。同时,又有以利亚及摩西的显现。目睹如斯景象,门徒的反应是极其「惧怕」,彼得对耶稣说:「拉比,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可9:5)
「我们在这里真好!」这句出自彼得的话,是否道出不少基督徒对山上荣耀境界的留恋。门徒看见有生以来的奇观,就是那位满有神圣光辉的主耶稣,竟然与摩西及以利亚在一起谈话时,那种既惊又喜的心情,确非笔墨所能形容。任何人目睹这种情境,都希望历史可以在这一刻停顿下来,对不对?换作今天,相信我们马上会拿出手提电话来自拍,再上载社交媒体,或是开启FB(面书)直播。时空不一,背后的心态却是一致的。
这时,有天上的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9:7b)。这里所指的「听」,正好呼应了六天前耶稣跟门徒预言自己的身分:「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8:31)当时,彼得的反应是拉着耶稣,劝他。诚然,彼得曾回答了「你是基督」(8:29)的标准答案,甚至在山上看见显容的圣景,但他仍没有真个「听」懂耶稣的教导。
同样,门徒对这天上声音,也是似懂未懂。下山时,耶稣嘱咐他们:「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9:9)许多时候,我们的信仰经验不论在迷失、怀疑,或是确定与坚持当中,在在需要沉淀及反省。走过更长的路,跌跌宕宕,蓦然回首,或许更能将宣讲、看见、听见的作更深的整合与实践。正如保罗说:「我们不是传自己,而是传耶稣基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林后4:5)
叶汉浩(本院助理教授)经文:
「我处在两难之间: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为你们肉身活着更加要紧。」(腓立比书1:23-24)对今天的信徒而言,从来没有如此真实地面对两难,走与不走的两难、坚持价值与被同化的两难。我们都在不同的两难中挣扎,不知如何取舍。保罗说他也处在两难之间,希腊文原文的意思是更直接的:「有两样价值或事情τῶν δύο正在拉扯我」。对保罗而言,他的两难就是从世界的价值与天国的价值而来的张力。从当时罗马世界的价值观而言,保罗的处境是被囚,一方面失去了自由,另一方面亦是个羞辱的「见证」。从肉体的角度及世人价值观来看,当然是想离开这肉身,这是可理解的。但保罗的榜样就是展示如何在两难中作出取舍。保罗真实地说,他选择留下,是为了腓立比信徒的缘故。保罗这样说既不是偶然,也不只单是因责任驱使。对保罗而言,「爱邻如己」是律法的总纲(罗13:8-9)是召命的核心,同时也是耶稣所示范的榜样(腓2:6-8,取了奴仆的样式)。更重要的是,他与腓立比信徒是有真实的关系,腓立比教会不单是保罗亲手建立的群体,腓立比教会也持续支持保罗的工作,包括派以巴弗提去帮助保罗。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保罗到外邦传福音,在当时不是主流的工作。但腓立比信徒仍支持他。对今天教会而言,我们既要学习保罗的教导,也要学习他的榜样(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效法我们榜样的人。3:17)。在两难之中,我们要把眼目放在召命上,问题可能不再是走与不走,而是如何在不同的处境活出我们爱邻的召命。
黄慧贤(本院助理教授)经文:
他们到了迦百农,耶稣就在安息日进了会堂教导人。他们对他的教导感到很惊奇,因为他教导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
当时,会堂里有一个污灵附身的人,他在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你为甚么干扰我们?你来消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你是神的圣者。」耶稣斥责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污灵使那人抽了一阵风,大声喊叫,就出来了。众人都惊讶,以致彼此对问:「这是甚么事?是个新的教导啊!他用权柄命令污灵,连污灵也听从了他。」于是耶稣的名声立刻传遍了全加利利周围地区。(马可福音1:21-28)求主医治世界
未发生世纪疫情前,在今日科学和医学进步的榥子里,我们以为驱魔求医治是很遥远的事。我们在过去一年的疫情煎熬中经历忧虑、恐惧、与社群隔离的生活。全世界已经有已逾九千三百万人患上新冠状病毒,当中逾二百万人死亡。目前各国医疗负荷沈重,不少老人家、病人和死者的家属都忧心忡忡。我们如同像被污鬼附着的灵,受到捆绑,得不到自由。小则足不出户,香港人不能惯常地外地旅游;大则因为家庭或邻居、同事紧密接触缘故,要接受隔离的措施,甚或不能与患新冠状病毒引致死亡的亲友见最后一面。当然限聚令的此起彼落,也令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搅乱了。的确,过去一年,因为疫情和政治时局的关系,我们所珍惜的自由似乎是失却了,唯有寄望耶稣解放我们。
此外,面对世纪疫情,我们也意识到人类的有限,被新冠状病毒侵害下是如此不堪一击。连污灵都识讲耶稣才是上帝的圣者。作为人类的我们要学习谦卑,知道自己不足和限制,我们也不过是地上的管家。生命的主啊,让我们祈求新研发的疫苗可以帮助人类可以抵抗这个病毒,医治世界。我们特别为贫穷的国家和人民祈祷,让疫苗也平均分发予他们。诚心所愿。
(文中病毒感染人数及死亡人数截至1月15日)
白德培牧师(本院外务副院长/副教授)经文:
「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约拿,说:『起来,到尼尼微大城去,把我告诉你的信息向其中的居民宣告。』约拿就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到尼尼微去。尼尼微是一座极大的城,约有三天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天,宣告说:『再过四十天,尼尼微要倾覆了!』尼尼微人就信服上帝,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最小的都穿上麻衣。
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上帝就改变心意,原先所说要降与他们的灾难,他不降了。」(约拿书3:1-5, 10)这是先知的预言,而不是末日的预言!
这本小巧的约拿书,虽然早于在公元前数世纪的后流放时期便写成,但直至今天,它仍在向我们说话。正如约拿被派遣到纸醉金迷的尼尼微城一样,我们也被派遣到城里,传达上帝的话。我讲解现代神学时,总爱以约拿书作开场白。约拿书里的世界,具备了现代社会的所有元素:尼尼微城的特征、逃难船上的多重信仰、约拿对先知使命的抗拒、上帝透过雷声显现,都与现代社会不谋而合。
在这段经文中,上帝第二次派遣约拿。虽然约拿这次没有逃避,但他还是失职了。他没有按上帝的旨意,传达先知的预言,反而向尼尼微人传达了末日的预言。他将上帝的义怒表达成必然的事实(「再过四十天,尼尼微要倾覆了!」),却忽略了上帝的恩典,以及尼尼微人悔改的可能性。我们都知道故事的结局:约拿对上帝的宽仁感到愤怒。诚然,上帝的宽仁和赦免有时会令圣经的话变得模棱两可,有时连蒙召的人都捉摸不透。
我们也像被派遣到城中的约拿一样,要相信上帝的恩典,也要相信人悔改的可能性。这才使这段经文带来了「希望」的讯息。
王家辉牧师(本院教牧事工部主任)经文:
「……请说,仆人敬听!」(撒上3:10)反思:撒母耳记上3章1至10节
祭司以利在上主的殿内服侍,相信他曾经聆听并且回应了上主的召唤,可惜他没有好好教导自己的孩子也懂得聆听上主的召唤,接续他服侍上主的工作。结果上主要另觅合适的人选,而撒母耳就成为接班人。
以利可说代表了上一个世代的领袖,当他们离开或忘记上主的召唤时,上主又会兴起新的一代来取代他们。撒母耳就是新一代领袖的代表,上主要召唤他来承担服侍上主的职份,亦成为上主子民的新领袖。一代过去、一代兴起,上主的召唤从没有停止。
我们这一代也需要新的领袖带领我们重建重要的核心价值。今时今日我们看见许多事非颠倒的事情,只要有权在手,黑的也变成白;趋炎附势、为求利润,甚至可以不惜做假。
上主的召唤来到这个世代,召唤你、召唤我,我们有否听到呢?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只是普通市民,不会成为领袖,故此可不必理会上主的召唤。不是的!因着社交媒体的帮助,今天每个人也有机会成为意见领袖,影响力绝对不能小觑!你的生活如何?你的见证如何?你的说话、你的行动皆会影响你周遭的人。这是我们需要聆听上主召唤的时代!
李均熊博士(本院讲师)经文:
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爱你。」(可1:9-11)马可福音记载耶稣受洗时,「天裂开了」。对,希腊文这动词并非单纯指天空「打开」了,而是像衣服被「撕开」(路5:36)一般的「裂开了」。同一个动词,在马可福音用于终章所载耶稣钉十架最后一刻「大声喊叫,气就断了。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可15:37-38)圣殿的幔子将至圣所和圣所分隔,代表神与人、人与神不能逾越的阻隔。但耶稣的死却将之撕裂开,人将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来4:16;10:20)
马可福音以首尾呼应的手法使我们领略耶稣的福音,从祂的受洗到受死,就是要使神人之间的阻隔撕裂开。不过,想深一层,阻隔撕开也意味我们与神之间没有了缓冲,上主要透过基督直闯我们的世界。软弱罪人在至圣之主面前毫无间隔之下赤裸相遇,是吉还是凶?(参Donald H. Juel, The Gospel of Mark (IBT series, Nashville: Abington Press, 1999), p.61f.)
「主啊,求祢怜悯:当这黑暗世代中,祢我面对面相遇时,我能因耶稣基督的受洗与受死,而承受你对我与世界的审判,诚心所愿。」
任卓贤(本院助理教授)经文: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有恩典有真理。」(约1:14)这是基督信仰中一极具份量的经节,带给我们两个震撼。
一、「道成肉身」(ὁ λόγος σὰρξ ἐγένετο)。当时的希罗文化中,道(λόγος)不是指一般的说话,而是指世界的原理。当时的哲人认为道是不受任何事物限制的,它遍存万物之中,万有也因此得着一点神圣。圣经却宣告,这个世人期盼的道,其实就是基督,虽然祂本应不受限制,却愿意成了肉身。肉身(σὰρξ)更贴切可译作血肉/情欲之驱,古希腊文中往往带有贬意,被视为灵魂的监狱、污秽的温床。耶稣降世,其实是为我们取了污秽。
二、「住在我们中间」(ἐσκήνωσεν ἐν ἡμῖν)。这个「住」(σκηνόω)有筑起帐幕的意思。帐幕在圣经别具意义。旧约神与人同在的途径,就是透过会幕(出25:8-9)。而新约对将来新天新地的描述,也是「神的帐幕在人间」(启21:3)。这个神的帐幕,其实在耶稣身上巳经实现了,因为祂已住(σκηνόω)在我们中间。
圣经形容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帐幕,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林后5:2)。活在血肉之驱,我们为苦罪叹息,也为疾病、死亡等的威吓而叹息。但我们要记住,耶稣与我们同住了这肉身的帐棚,将来也必带我们进到荣耀中。
王珏 (本院助理教授)经文: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每一事务都有定时。」(传3:1)反思《传道书》3章1节至15节
「事务」:希伯来原文为hefets, 主要的意思是「渴望」或「喜悦的(事物)」,是一个情感性字眼。细阅《传道书》3章1至15节充满情感的内容,相信译作「天下每一渴望都有定时」更恰当。传道者以十四对人所渴望及不渴望的情境作对比,带出人生无常、总有起落的道理。有经历过生死、爱恨、得失、哀乐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慨叹「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细阅十四个对比,我们看到渴望的事情往往都不在人的掌握中,总涉及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或许我们可以积极追求,可是我们不一定得到,但是我们总要追求 (9–10节)。在无法积极追求的情况下,我们也得承认自我限制,未能渗透万事 (11节),只能学习被动地等候。等候是一种属灵的功课、一个反省的空间、一个人性的提炼、学习交托和信靠那「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上帝 (11节)。
在此与大家分享由神学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所写的《宁静祷文》,共勉之(以下是维基百科收录的洪宋弦的译文): 「神啊,请赐与我宁静,好让我能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请赐与我勇气,好让我能改变,我能去改变的事情。请赐与我睿智,好让我能区别,以上这两者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