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通訊
2010年6月21日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mployee's General Union Newsletter 21June 2010 |
||
這份通訊刊出時,校長劉遵義教授的任期尚餘十天。劉遵義校長在2004年7月1日上任,本會則在2004年4月30日成立,剛好稍長兩個月。我們有很多的共同經歷:雙語報告書、情色版事件、烽火臺事件、院長委任制、新考績制度、校董會及教務會改組、常務副校長的設立…… 自從敲定新任校長的人選,大家都以為與劉教授就此可以老死不相往來。我們都想不到隨即又有>深圳校園、新撥款方法,更想不到他任內最大的風波還在後頭。六四的夜晚,火車站廣場前所未見的熱鬧;劉校長的傲慢,他帶領下的行政與規劃委員會的失職,召集了二三千顆熾熱的心,帶來了一晚的演說與歌聲。 現在劉校長退休了,而我們還要走下去。 工會成立後一年多,曾經進行一項「中大員工工作滿足感及對上級考績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反映中大員工最不滿校方的威權式管治及缺乏透明度。至於員工對上司的評價則是「中規中矩」,普遍認為上司工作管理的能力較佳,但缺乏人事管理技巧及領袖素質。 四年後的今天,中大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管治改革,亦引進了不少新的人事措施,我們決定進行一項問卷調查,作一對比。問卷最後附有三條評核劉遵義任內表現及對新任校長期望的問題,也請同事踴躍回覆(問卷詳情見下文)。 四年前的問卷還問及同事對本會的意見,以下三段回覆給我們的鼓勵與鞭策都言猶在耳:
員工總會成立至今六年了,我們爭取了2008年的加薪,某程度平反了2004年針對合約工的肥上瘦下減薪,我們亦為非教學人員爭取了每年增薪的機會及合約轉長約的機制。這些雖然都未儘如我們所願,但都是矯正了員工總會成立之前原有員工組織失守予大學的。我們亦在大學每有重大決策時積極發聲,時刻提醒大學要聆聽及重視前線員工的意見。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亦透過傳媒表達我們的不滿,揭露校政問題。凡此種種,都標記著我們的宗旨與作風。 員工總會現時有五百多會員,但仍只佔中大整體員工不足一成。未來一年,我們希望會員人數能突破一千大關。過往不少同事因混淆三個工會,又或認為員工總會福利不足(其實我們雖然不搞展銷,但本會會員享有「工盟卡」福利,可享教協購物優惠),又或心存「順風車」心態,即使認同我們的工作方向亦未有入會。我誠心希望這些同事能踏出第一步,花兩分鐘填妥入會表,加入我們,用實際行動支持工會;這亦即是以實際行動告訴大學:我們認同員工總會的工作。 會長 吳曉真 下載入會表:http://www.cuhk.edu.hk/cuegu/download/application_form.pdf |
||
此問卷調查的目的為收集中大員工對直屬上司及中大整體管理文化的意見,本會將整理調查結果,並向校方反映。希望同事能抽空填寫! 填寫問卷:http://www.my3q.com/survey/335/cuegu/governance2010.phtml |
||
日期:6月21-25日 ** 憑領取禮品通知書或即時續証者可即場獲贈筷子乙對。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共同爭取權益,團結才是力量! |
||
校方因應本會發起之後「導師正名」運動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小組在過去幾個月分別與導師及部門主管進行分組會面。由於本會曾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出申訴,校方本來承諾在本年度立法會休會前(即七月中前)完成檢討。我們亦一直預期大學於劉遵義教授任內處理正名問題。按照常理,大型機構遇有領導層的交接,現任人員都會現處理好原有工作,免得為下任「留手尾」。不過在中大,中山像如是,導師正名亦如是。 本會上週向校方查問得悉,工作小組已初步草擬建議,並將於未來數週邀約導師作最後諮詢,然後把報告交由新任校長發落。我們認為小組在報告最後定稿前先諮詢同事的做法可嘉,但對於報告內容仍未敢樂觀。 在此我們再次重申「導師正名」運動的三項主要要求:
本會早前發起的「為導師正名•為教育正名」聯署運動已集得二百多個簽名。如果你仍未聯署,現在仍可加入:http://www.petitiononline.com/cuteach/petition.html |
||
本會理事與校方代表於上週一進行了半年一度的定期會議,校方代表為副校長鄭振耀教授、秘書長梁少光先生、人事處處長劉郭麗梅女士、人事處副處長阮健驄先生、人事經理張燕儀女士。財務長陳鎮榮先生是日因事缺席。 會議按本會擬定議程進行,討論議題包括:
本會將於日後通訊報告討論詳情及各事項的會後跟進 |
||
香港中文大學員工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