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穎姍(本院校牧助理)經文:
「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進城去,會有人拿著一罐水迎面而來,你們就跟著他。無論他進哪一家,你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老師問:我的客房在哪裏?我和我的門徒要在那裏吃逾越節的宴席。」他會帶你們看一間擺設齊全、準備妥當的樓上大廳,你們就在那裏為我們預備。』」(可14:13-15)一般提到逾越節筵席都會想到食物、用具和程序等嚴格的規定。福音書會把注意力集中於耶穌與門徒的最後晚餐。然而很少討論馬太、馬可及路加福音都有記載預備逾越節筵席的某人(太26:18)嘗試從他的角度看接待。
過節的時候耶路撒冷十分擠擁,外來的朝聖者都需要找地方留宿,逾越節的羊羔也必須在耶路撒冷城牆內吃,所以大部分的家裏也會非常擠迫。擺設齊備那家的主人(可14:14、路22:11)知道將會接待耶穌嗎?會知道正在準備一頓影響深遠的筵席嗎?這讓筆者聯想起曾祖父的事蹟。
想像十九世紀的香港社會沒有今天的富庶,認識耶穌基督的人更少。從姑媽口中知道曾祖父會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天「嘗於聖誕日設盛筵,廣延同道歡讌」(《香港基督教會史》頁81)為耶穌慶祝生日。沒有預計誰來,只要願意聽福音就能成為座上客。
福音書記載當門徒問哪家的主人在那裏吃逾越節筵席的時候,他已擺設整齊等待來吃的人。接待不只是為了貴賓作準備,而是與他者一同休戚與共。未圓經課、未有計算、未完筵席,讓我們守住先賢屬靈的遺足並承傳下去,以圓滿為永恆理想,去預備每一個筵席。
伍渭文(本院客席副教授)經文:詩篇51:1-12
愛,驅使我們認罪
今天未圓經課來自大齋期第五主日。大齋期是基督受難的預備期,緊接顯現期最後的登山變像主日,跟着的周三為聖灰日(Ash Wednesday),剔除被視為歡樂的主日(復活日),開始為期四十天的大齋期,效法耶穌在曠野禁食禱告。登山變像與塗灰顯容都是揭示真相──耶穌來自天上,世人來自塵土。聖灰日有塗灰禮,主禮把去年棕枝主日的棕枝燒成灰燼,塗在領灰者額上說:「你來自塵土,仍要歸回塵土,要遠離罪惡,跟隨基督。」
禮文指出大齋期的屬靈操練是「真知道」,正如塗灰顯容,真知道我們本是塵土。禱告是真知道上主;禁食是真知道自己的需要:需要吃那麼多嗎?用得着擁有那麼多嗎?賙濟是真知道他者的需要:分享給缺乏的,陪伴孤單的,安慰傷心的,扶助軟弱的。
詩篇經課,讓我們稍稍真知道認罪的動機。詩篇51章1-12節是一篇認罪詩。詩人感到罪孽破壞了與上主親密的關係,他難過靈魂被罪蹂躪,罪攔阻他親近上主。「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抹持我。」(詩51:11-12)這裏強調親近上主的快樂,罪奪去了這快樂。
湯馬斯‧錢伯(Thomas Chamber)有一篇以一講章冠名的書,經文取自約壹2:5「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面了。」書名The Repulsive Power of a New Affection。作者聰明之處是把經文的概念倒轉過來。愛世界不愛父,變作愛父不愛世界,這是排拒舊愛的力量。直譯可作「新歡的排拒能力」,或「新歡排舊愛」,後者達雅,但引發用情不專的聯想,且譯:「新愛牽魂,回絕舊戀」。是愛的動力,使詩人在上主面前,傾心吐意認罪,他珍惜與上主原有的親蜜關係。罪破壞了這關係,他要跟上主復和,誠懇認罪。
是愛,不是懼怕,驅使詩人認罪;也是愛,使我們遠離罪。我們蒙了赦免,感戴上主恩典,不想再犯罪。想起范克廉(Benjamin Franklin)一句話:「犯錯因凡人,悔改靠神恩,沉溺是魔障」(To err is human, to repent divine, to persist devilish)。悔改靠神恩,沉溺是魔障;是神恩,是魔障,一念之差,一生之憾。
邵倩文(本院助理校牧)經文: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須照樣被舉起來,要使一切信他的人都得永生。」(約3:14-15)上帝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從為奴的生活模式中解放出來,進入一個上帝帶領的新生活的領域。然而,對這解放、引領,以色列人又期盼、又埋怨。在民數記21章,以色列人被弟兄民族(以東)拒入境,需要再繞道進入迦南地。雖然,靠耶和華贏了迦南人一場勝仗,但在繞道過程中,以色列人又再一次心中煩躁,再向上帝和摩西埋怨為何領他們出為奴之地,要死在曠野,要食淡而無味的食物。
因此上帝派火蛇進民中,當中也死了許多百姓。當以色列人覺察自身的罪時,求告耶和華叫蛇離開時。耶和華沒有叫火蛇離開,只吩咐摩西造一火蛇掛在杆子上,讓凡被火蛇咬的,一望在杆上的銅蛇就活過來。(民21:4-9)耶和華沒有除去以色列人不斷埋怨,不明上帝心意的罪果(火蛇),只是給予拯救的方法(在杆上的銅蛇)。
現世界仍是喜愛黑暗,就算我們歸信基督,也是活在「既濟」與「未濟」的曠野中。在大齋期間,讓我們深深反省基督捨身成人,在地上所受的苦:被拒、被埋怨、被藐視、被不公義的審訊、被不公義的刑罰所釘死。基督降身,沒有立時除去地上的苦,反是與我們共苦,以至於死。
在現今「既濟」與「未濟」的曠野中,我們可能會被他者的罪所傷,又或是被自身的罪所累,但願我們時刻醒察自己的罪,時刻仰望被舉、受苦的基督,上主應許我們的生命就會被更新,被活過來。誠心所願。
高國雄牧師(崇基學院校牧;MDiv, 2008)經文: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上耶路撒冷去。他看見聖殿裏有賣牛羊和鴿子的,還有兌換銀錢的人坐著,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把所有的,包括牛羊都趕出聖殿,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走!不要把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因此猶太領袖問他:『你能顯甚麼神蹟給我們看,表明你可以做這些事呢?』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把它重建。』猶太人問:『這殿造了四十六年,你三日內就能重建嗎?』但耶穌所說的殿是指他的身體。所以他從死人中復活以後,門徒想起他曾說過這事,就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話。」(約翰福音2:13-22)耶穌潔淨聖殿的行動,相信讀過福音書的大家都應該會記得清楚,甚至不少人以這一次耶穌發義怒的形象,就等如我們也可以用武力去對政權表示不滿的憑證…
聖經中明確表達,耶穌是對聖殿(上帝的殿)被玷污而忿怒,原本應該只作為向上帝敬拜禱告的殿,因為人而成為了賊窩(可11:17);耶穌這一次要推翻桌子的焦點是上帝(上帝的殿)的聖潔被污染了,被褻瀆了,是極大的罪,甚至可能是最大的罪,所以耶穌對此不得不作出激烈的反應。
當猶太領袖質問耶穌有何權柄做這事時(其實任何人見到這嚴重的罪行理應也要出手…),耶穌表明上帝的殿最終會被拆毀,上帝會親自在三天內重建;當然當時沒有人完全明白耶穌所指的「上帝的殿」(真正上帝完全臨在的載體)就是耶穌基督自己;其實這才是耶穌基督真正最大的權柄,不是要推翻那個惡政權,不是要滿足那些人的期望,而是願意用行動謙卑地去愛,並且愛到底,甘心為我們這些罪人釘身十架,並按應許復活升天,成為使我們得真正永恆生命的救主;求主幫助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喜好而對聖經的理解失去焦點,願你我一同繼續努力,每天追求認識祂更多,誠心所願。
葉菁華(本院院長)經文:
『從此,他教導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三天後復活。」耶穌明白地說了這話,彼得就拉著他,責備他。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斥責彼得說:「撒但,退到我後邊去!因為你不體會上帝的心意,而是體會人的意思。」於是他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失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失生命的,必救自己的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與聖天使一同來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馬可福音8:31–38)耶穌間接承認自己是基督(可8:29–30)之後,隨即指出自己必須受苦、受害、被殺、復活。彼得為此「責備」耶穌(舊版和合本描寫彼得「勸」耶穌,其實原文跟耶穌「斥責」彼得用詞相同),耶穌反過來嚴詞斥責彼得。雖然耶穌稱彼得為「撒但」,但並非認為彼得已經成為魔鬼。在這裏「撒但」宜按其原來字面意義解釋,即「敵對者」。按上帝的計劃,耶穌基督必須受苦受死,但彼得卻強烈反對,企圖阻止,實際上是與上帝敵對,就如撒但在曠野試探耶穌一樣。
彼得責備耶穌,令人震驚,但他的強烈反應可以理解。猶太人期待的彌賽亞(基督、受膏者),乃像大衛的君王,是武功蓋世的領袖,由上帝差來,拯救他們脫離外族帝國的壓迫。彌賽亞竟然要受苦、受害、被殺,簡直豈有此理!然而,耶穌斷言指出,他的道路是受苦、捨己的道路,跟從他的人(基督徒)也要捨己、背十架。由於耶穌基督為我們捨己,我們也應捨己跟從他。
捨己不是負面貶低自己,更不是刻意殘害自己。捨己跟以基督為主,是硬幣的兩面。若我以基督為中心,為基督而活,便不再為自己而活,不以自我為中心,不執着於自身的成敗得失。正如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19b–20)。
背十架,不是刻意殉道;刻意殉道,反而可能是太在意自我、不完全捨己的表現。我們在這個充斥罪惡、彎曲悖謬、指鹿為馬的世代,只須做一個合神世意的人,行公義、好憐憫、與神同行(彌6:8),全心全意愛上帝和愛鄰如己(可12:30–31),先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太6:33),便難免與這世界各種敵擋上帝的權勢衝突,而招致壓迫。就如耶穌從未刻意衝擊羅馬帝國,更未曾揭竿起義,卻被認為會對羅馬帝國的公共安全構成潛在威脅,因而被誣陷政治罪名(「猶太人的王」),被施以酷刑,慘死在十字架上。
在這大齋期/預苦期,求聖靈讓我們願意以基督為主,並讓我們認真檢視自我,放下自我一切虛妄的思想(例如以為我們跟從耶穌的人可以不用背十架),記念耶穌為我們捨己犧牲,記念耶穌為何受苦受害,也記念一切受苦受害的人。
關瑞文(本院教授)經文:
「因為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領你們到上帝面前。在肉體裏,他被治死;但在靈裏,他復活了。他藉這靈也曾去向那些在監獄裏的靈傳道,就是那些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這水所預表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拯救你們,不是除掉肉體的污穢,而是向上帝懇求有無虧的良心。耶穌已經到天上去,在上帝的右邊,眾天使、有權柄的、有權能的都服從了他。」(彼得前書 3:18-22)耶穌在受死與復活之間,究竟身在何處?他是到了陰曹地府,向死人傳福音嗎?有人說是。使徒信經不是有云,「我信其降至陰間」嗎?此外,彼前3章19節至20節不是也說,「他藉這靈也曾去向那些在監獄裏的靈傳道,就是那些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嗎?
先談使徒信經吧。
使徒信經並非成文於一旦的,它的演化史長達500多年(三到八世紀)。有趣的是,起初,並無「我信其降至陰間」這句。這句要到四世紀才出現,出現之後又不續廣見於其他版本,版本增刪輾轉到七世紀才又再出現這句。還有,在四世紀時,「我信其降至陰間」,只是被詮釋為「被埋葬到死人之地」。然而,到七世紀打後,在教會圈內和神學圈中,這句該作何解,就變得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時至今天亦然。
那彼得前書3章19節至20節不是明言耶穌死後降到陰間傳道給死人聽嗎?大概不是。首先,看原文,那句「上帝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中,是沒有「人」字的。再者,19節談到耶穌「去」監獄的「去」字,原文是πορευθεὶς,與22節說耶穌升「到」天上是同一個字。似乎19節的「去」,並不意味耶穌「降」至地府。
那麼,19至20節該作何解?不少釋經學者認為,所謂不信從的靈,是指那些於挪亞時代在幕後弄得世界污煙瘴氣的罪惡權勢——即墮落天使。更重要的是,耶穌死後並非去向那些墮落天使傳福音,給他們悔改機會。19節的「傳道」,原文乃ἐκήρυξεν,是「宣告」之意,不必然是指宣講福音。釋經學者就認為,其實這裏所說的,是耶穌雖為義受苦而死卻是活着地向罪惡權勢宣告上帝已經徹底得勝。
如此理解彼前3章18節至22節,其如何攸關於人生即被解鎖!當天,彼前作者看着那些為義受苦的信徒,知道他們正在被人間權力威嚇而驚慌 (v14)。他們被毀謗,受凌辱 (v16),生命一片漆黑,黎明似不再來。經歷這一切,作者要他們好好回憶,耶穌一生一樣是活在罪惡權勢之下。從肉體而言,他手無寸鐵,任由宰割,被不公不義治死 (v18)。為義受苦受辱以至於死,確然是人間悲劇,卻絕然不以敗局結束。因為,在靈裏,耶穌雖死仍活 (v18),並且藉此他向歷來隱藏在背後的罪惡權勢原型 (archetypal evil)(以墮落天使為象徵),宣告凱旋勝利。邪沒有勝正!為義受苦雖難過,復活榮光奏凱歌。大道縱瘸拐不行,信徒仍無鬱此生。無他,因為懂得上帝的人懂得邊走邊唱We Shall Overcome。那邊不信從的在嘲笑,笑歌者全是阿Q。這邊歌者豁然眉也不皺,奏響聖言萬世千秋。
祈禱:「上主啊,求賜聖靈光照,讓我們明白,你的旨意若是要我們因行善受苦,這總比因行惡受苦好 (v17)。又求主讓屬你的子民終此生保持無虧的良心 (vv16、21)。奉主名求,阿們。」
邢福增(本院教授)經文:
「拉比,我們在這裏真好!」(馬可福音9:5a)今主日是Transfiguration Sunday,一般譯作「主顯聖容節」,或「顯容主日」。每年的福音經課都會以耶穌登山變像為主題。今年是乙年,根據的是《馬可福音》9章2至9節。
耶穌帶着彼得、雅各及約翰上山,三位門徒見到耶穌「衣服放光,極其潔白」的形象。同時,又有以利亞及摩西的顯現。目睹如斯景象,門徒的反應是極其「懼怕」,彼得對耶穌說:「拉比,我們在這裏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可9:5)
「我們在這裏真好!」這句出自彼得的話,是否道出不少基督徒對山上榮耀境界的留戀。門徒看見有生以來的奇觀,就是那位滿有神聖光輝的主耶穌,竟然與摩西及以利亞在一起談話時,那種既驚又喜的心情,確非筆墨所能形容。任何人目睹這種情境,都希望歷史可以在這一刻停頓下來,對不對?換作今天,相信我們馬上會拿出手提電話來自拍,再上載社交媒體,或是開啟FB(面書)直播。時空不一,背後的心態卻是一致的。
這時,有天上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9:7b)。這裏所指的「聽」,正好呼應了六天前耶穌跟門徒預言自己的身分:「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8:31)當時,彼得的反應是拉着耶穌,勸他。誠然,彼得曾回答了「你是基督」(8:29)的標準答案,甚至在山上看見顯容的聖景,但他仍沒有真箇「聽」懂耶穌的教導。
同樣,門徒對這天上聲音,也是似懂未懂。下山時,耶穌囑咐他們:「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9:9)許多時候,我們的信仰經驗不論在迷失、懷疑,或是確定與堅持當中,在在需要沉澱及反省。走過更長的路,跌跌宕宕,驀然回首,或許更能將宣講、看見、聽見的作更深的整合與實踐。正如保羅說:「我們不是傳自己,而是傳耶穌基督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林後4:5)
葉漢浩(本院助理教授)經文:
「我處在兩難之間: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為你們肉身活着更加要緊。」(腓立比書1:23-24)對今天的信徒而言,從來沒有如此真實地面對兩難,走與不走的兩難、堅持價值與被同化的兩難。我們都在不同的兩難中掙扎,不知如何取捨。保羅說他也處在兩難之間,希臘文原文的意思是更直接的:「有兩樣價值或事情τῶν δύο正在拉扯我」。對保羅而言,他的兩難就是從世界的價值與天國的價值而來的張力。從當時羅馬世界的價值觀而言,保羅的處境是被囚,一方面失去了自由,另一方面亦是個羞辱的「見證」。從肉體的角度及世人價值觀來看,當然是想離開這肉身,這是可理解的。但保羅的榜樣就是展示如何在兩難中作出取捨。保羅真實地說,他選擇留下,是為了腓立比信徒的緣故。保羅這樣說既不是偶然,也不只單是因責任驅使。對保羅而言,「愛鄰如己」是律法的總綱(羅13:8-9)是召命的核心,同時也是耶穌所示範的榜樣(腓2:6-8,取了奴僕的樣式)。更重要的是,他與腓立比信徒是有真實的關係,腓立比教會不單是保羅親手建立的群體,腓立比教會也持續支持保羅的工作,包括派以巴弗提去幫助保羅。這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為保羅到外邦傳福音,在當時不是主流的工作。但腓立比信徒仍支持他。對今天教會而言,我們既要學習保羅的教導,也要學習他的榜樣(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也當留意看那些效法我們榜樣的人。3:17)。在兩難之中,我們要把眼目放在召命上,問題可能不再是走與不走,而是如何在不同的處境活出我們愛鄰的召命。
黃慧賢(本院助理教授)經文:
他們到了迦百農,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導人。他們對他的教導感到很驚奇,因為他教導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
當時,會堂裏有一個污靈附身的人,他在喊叫,說:「拿撒勒人耶穌,你為甚麼干擾我們?你來消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你是神的聖者。」耶穌斥責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污靈使那人抽了一陣風,大聲喊叫,就出來了。眾人都驚訝,以致彼此對問:「這是甚麼事?是個新的教導啊!他用權柄命令污靈,連污靈也聽從了他。」於是耶穌的名聲立刻傳遍了全加利利周圍地區。(馬可福音1:21-28)求主醫治世界
未發生世紀疫情前,在今日科學和醫學進步的榥子裏,我們以為驅魔求醫治是很遙遠的事。我們在過去一年的疫情煎熬中經歷憂慮、恐懼、與社群隔離的生活。全世界已經有已逾九千三百萬人患上新冠狀病毒,當中逾二百萬人死亡。目前各國醫療負荷沈重,不少老人家、病人和死者的家屬都憂心忡忡。我們如同像被污鬼附着的靈,受到綑綁,得不到自由。小則足不出戶,香港人不能慣常地外地旅遊;大則因為家庭或鄰居、同事緊密接觸緣故,要接受隔離的措施,甚或不能與患新冠狀病毒引致死亡的親友見最後一面。當然限聚令的此起彼落,也令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攪亂了。的確,過去一年,因為疫情和政治時局的關係,我們所珍惜的自由似乎是失卻了,唯有寄望耶穌解放我們。
此外,面對世紀疫情,我們也意識到人類的有限,被新冠狀病毒侵害下是如此不堪一擊。連污靈都識講耶穌才是上帝的聖者。作為人類的我們要學習謙卑,知道自己不足和限制,我們也不過是地上的管家。生命的主啊,讓我們祈求新研發的疫苗可以幫助人類可以抵抗這個病毒,醫治世界。我們特別為貧窮的國家和人民祈禱,讓疫苗也平均分發予他們。誠心所願。
(文中病毒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截至1月15日)
白德培牧師(本院外務副院長/副教授)經文:
「耶和華的話第二次臨到約拿,說:『起來,到尼尼微大城去,把我告訴你的信息向其中的居民宣告。』約拿就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到尼尼微去。尼尼微是一座極大的城,約有三天的路程。約拿進城,走了一天,宣告說:『再過四十天,尼尼微要傾覆了!』尼尼微人就信服上帝,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最小的都穿上麻衣。
上帝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上帝就改變心意,原先所說要降與他們的災難,他不降了。」(約拿書3:1-5, 10)這是先知的預言,而不是末日的預言!
這本小巧的約拿書,雖然早於在公元前數世紀的後流放時期便寫成,但直至今天,它仍在向我們說話。正如約拿被派遣到紙醉金迷的尼尼微城一樣,我們也被派遣到城裡,傳達上帝的話。我講解現代神學時,總愛以約拿書作開場白。約拿書裡的世界,具備了現代社會的所有元素:尼尼微城的特徵、逃難船上的多重信仰、約拿對先知使命的抗拒、上帝透過雷聲顯現,都與現代社會不謀而合。
在這段經文中,上帝第二次派遣約拿。雖然約拿這次沒有逃避,但他還是失職了。他沒有按上帝的旨意,傳達先知的預言,反而向尼尼微人傳達了末日的預言。他將上帝的義怒表達成必然的事實(「再過四十天,尼尼微要傾覆了!」),卻忽略了上帝的恩典,以及尼尼微人悔改的可能性。我們都知道故事的結局:約拿對上帝的寬仁感到憤怒。誠然,上帝的寬仁和赦免有時會令聖經的話變得模棱兩可,有時連蒙召的人都捉摸不透。
我們也像被派遣到城中的約拿一樣,要相信上帝的恩典,也要相信人悔改的可能性。這才使這段經文帶來了「希望」的訊息。
王家輝牧師(本院教牧事工部主任)經文:
「……請說,僕人敬聽!」(撒上3:10)反思:撒母耳記上3章1至10節
祭司以利在上主的殿內服侍,相信他曾經聆聽並且回應了上主的召喚,可惜他沒有好好教導自己的孩子也懂得聆聽上主的召喚,接續他服侍上主的工作。結果上主要另覓合適的人選,而撒母耳就成為接班人。
以利可說代表了上一個世代的領袖,當他們離開或忘記上主的召喚時,上主又會興起新的一代來取代他們。撒母耳就是新一代領袖的代表,上主要召喚他來承擔服侍上主的職份,亦成為上主子民的新領袖。一代過去、一代興起,上主的召喚從沒有停止。
我們這一代也需要新的領袖帶領我們重建重要的核心價值。今時今日我們看見許多事非顛倒的事情,只要有權在手,黑的也變成白;趨炎附勢、為求利潤,甚至可以不惜做假。
上主的召喚來到這個世代,召喚你、召喚我,我們有否聽到呢?我們不要以為自己只是普通市民,不會成為領袖,故此可不必理會上主的召喚。不是的!因着社交媒體的幫助,今天每個人也有機會成為意見領袖,影響力絕對不能小覷!你的生活如何?你的見證如何?你的說話、你的行動皆會影響你周遭的人。這是我們需要聆聽上主召喚的時代!
李均熊博士(本院講師)經文:
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河裏受了約翰的洗。他從水裏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愛你。」(可1:9-11)馬可福音記載耶穌受洗時,「天裂開了」。對,希臘文這動詞並非單純指天空「打開」了,而是像衣服被「撕開」(路5:36)一般的「裂開了」。同一個動詞,在馬可福音用於終章所載耶穌釘十架最後一刻「大聲喊叫,氣就斷了。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可15:37-38)聖殿的幔子將至聖所和聖所分隔,代表神與人、人與神不能逾越的阻隔。但耶穌的死卻將之撕裂開,人將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是藉着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4:16;10:20)
馬可福音以首尾呼應的手法使我們領略耶穌的福音,從祂的受洗到受死,就是要使神人之間的阻隔撕裂開。不過,想深一層,阻隔撕開也意味我們與神之間沒有了緩衝,上主要透過基督直闖我們的世界。軟弱罪人在至聖之主面前毫無間隔之下赤裸相遇,是吉還是凶?(參Donald H. Juel, The Gospel of Mark (IBT series, Nashville: Abington Press, 1999), p.61f.)
「主啊,求祢憐憫:當這黑暗世代中,祢我面對面相遇時,我能因耶穌基督的受洗與受死,而承受你對我與世界的審判,誠心所願。」
任卓賢(本院助理教授)經文: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有恩典有真理。」(約1:14)這是基督信仰中一極具份量的經節,帶給我們兩個震撼。
一、「道成肉身」(ὁ λόγος σὰρξ ἐγένετο)。當時的希羅文化中,道(λόγος)不是指一般的說話,而是指世界的原理。當時的哲人認為道是不受任何事物限制的,它遍存萬物之中,萬有也因此得着一點神聖。聖經卻宣告,這個世人期盼的道,其實就是基督,雖然祂本應不受限制,卻願意成了肉身。肉身(σὰρξ)更貼切可譯作血肉/情慾之驅,古希臘文中往往帶有貶意,被視為靈魂的監獄、污穢的溫床。耶穌降世,其實是為我們取了污穢。
二、「住在我們中間」(ἐσκήνωσεν ἐν ἡμῖν)。這個「住」(σκηνόω)有築起帳幕的意思。帳幕在聖經別具意義。舊約神與人同在的途徑,就是透過會幕(出25:8-9)。而新約對將來新天新地的描述,也是「神的帳幕在人間」(啟21:3)。這個神的帳幕,其實在耶穌身上巳經實現了,因為祂已住(σκηνόω)在我們中間。
聖經形容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帳幕,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林後5:2)。活在血肉之驅,我們為苦罪嘆息,也為疾病、死亡等的威嚇而嘆息。但我們要記住,耶穌與我們同住了這肉身的帳棚,將來也必帶我們進到榮耀中。
王珏(本院助理教授)經文: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每一事務都有定時。」(傳3:1)反思《傳道書》3章1節至15節
「事務」:希伯來原文為hefets, 主要的意思是「渴望」或「喜悅的(事物)」,是一個情感性字眼。細閱《傳道書》3章1至15節充滿情感的內容,相信譯作「天下每一渴望都有定時」更恰當。傳道者以十四對人所渴望及不渴望的情境作對比,帶出人生無常、總有起落的道理。有經歷過生死、愛恨、得失、哀樂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慨歎「世事又豈能盡如人意?」細閱十四個對比,我們看到渴望的事情往往都不在人的掌握中,總涉及一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或許我們可以積極追求,可是我們不一定得到,但是我們總要追求 (9–10節)。在無法積極追求的情況下,我們也得承認自我限制,未能滲透萬事 (11節),只能學習被動地等候。等候是一種屬靈的功課、一個反省的空間、一個人性的提煉、學習交託和信靠那「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的上帝 (11節)。
在此與大家分享由神學家雷茵霍爾德·尼布爾所寫的《寧靜禱文》,共勉之(以下是維基百科收錄的洪宋弦的譯文): 「神啊,請賜與我寧靜,好讓我能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情。請賜與我勇氣,好讓我能改變,我能去改變的事情。請賜與我睿智,好讓我能區別,以上這兩者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