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Chinese Muslims Cultural Heritage Study Program (CMCHS)

華人穆斯林文化傳統研究專案

簡介
“華人穆斯林文化傳統研究”專案(簡稱CMCHS)是人類學系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重要研究項目之一。該研究專案希望在研究穆斯林文化與社會、特別是中國內地穆斯林和海外華人穆斯林以及東亞、東南亞地區的穆斯林等方面做出貢獻。本研究項目有助於我們有系統及全面地認識香港的穆斯林及其文化遺產,促進這一領域內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增加公眾對穆斯林文化和社會的認識。

目標

  1. 促進華人穆斯林社會中的伊斯蘭和穆斯林文化研究,研究對象包括中國大陸、澳門、臺灣及海外華人穆斯林。
  2. 促進東亞地區、特別是在中國從事穆斯林文化與社會研究的學者、研究機構之間的對話與互動。
  3. 增進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彼此之間的文化理解。
  4. 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倡尊重和理解伊斯蘭和穆斯林文化的觀點

主要活動

  1. 促進伊斯蘭及穆斯林文化的研究,培養學生和學者研究穆斯林文化。
  2. 加強香港、中國大陸、澳門、臺灣以及海外學術機構、穆斯林社會組織之間的往來與學術交流活動。
  3. 加深學生及公眾對伊斯蘭和穆斯林文化的認識與瞭解。
  4. 為研究伊斯蘭、穆斯林文化的人員提供一個平臺,提供學術及政策規範方面的指導。
  5. 與香港公共組織開展協作,共同主辦演講、工作坊及大型研討會等。
  6. 與香港中文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研究香港及內地華人穆斯林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7. 組織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參加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穆斯林社區的調研活動。調研活動可以與香港及海外其他研究機構共同合作進行。
  8. 出版相關研究成果,促進對穆斯林文化的理解。

資金來源
該項目啟動資金由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捐贈,共計二十萬港幣。

項目啟動
該項目於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啟動。

項目啟動過程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於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正式啟動「華人穆斯林文化傳統研究」項目。蒙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博愛社)慷慨捐助研究經費港幣二十萬元,項目將研究中國大陸、港澳及海外華人的穆斯林文化傳統。

博愛社主席及銅紫荊勳賢脫志賢先生表示,作為香港最大的華人穆斯林團體,博愛社希望通過與中大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合作,保護本港穆斯林文化傳統,同時增加公眾對本地穆斯林社區和穆斯林文化的認識。
負責該項目的中大人類學系教授陳志明教授表示:「我們衷心感謝博愛社的慷慨捐款,讓我們得以在中國大陸和本港籌辦學術會議和實地考察,以促進學者和大學生對伊斯蘭和穆斯林文化的了解。」

為慶祝啟動是次學術合作及研究項目,中大人類學系特別邀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專家、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西北民族研究院名譽院長郝蘇民教授來港,發表題為「穆斯林的博愛精神與文化遺產名錄的推進狀況與反思」的演講。在演講中,郝教授分析了中國大陸伊斯蘭文化遺產的保育現狀及相關問題,為本港穆斯林文化保育研究提供了可貴的參考信息,有助於鼓勵公眾積極參與保育穆斯林文化傳統,推動香港的文化多樣性。

項目的學術活動

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兩天,由人類學系主辦,以“海外華人—文化、宗教與世界觀”為主題的海外華人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蒙民偉樓如期舉行。會議邀請由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教授王樂麗博士(Dr. Rosey Ma)主持以“伊斯蘭教、地方和認同”為主題的小組討論會,參與者分別來自馬來西亞、法國,台灣以及荷蘭等地。另外,研討會還組織分會,以“中國與境外穆斯林社會”為主題,邀請中國大陸學者參與討論。分會討論熱烈,對於世界各地華人穆斯林社會做了詳細的討論和分析,為更多了解中國境外穆斯林文化提供了新的學術視野。


 
 
         
Privacy Disclaimer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