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s: 冷战期间,中国对外关闭国门。许多西方基金会积极寻求在香港简历学术研究中心以求了解当代中国。
1962: 在中心建立的前一年,一大批难民被允许跨过边境进入香港,之后许多内地的流亡者逃到香港避难。
1963: William Marvel, 教育及世界事务理事会主席联系了Jerome Cohen, 一位正打算在九龙做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的法学教授,请他帮忙建立一个学术服务中心. 几个月后, Cohen 租下了亚偕老街155号的一座独栋别院,建立了大学服务中心,并开始访问难民。
中心第一任主任Jerome Cohen(孔杰荣)教授的全家福
1964: 大学服务中心正式向全世界各个学科的学者开放。来中心访问的绝大多数是博士在读生和年轻学者。
1966: 当时在香港拥有最丰富中国研究馆藏的联合研究院(Union Research Institute)一直同意将自己的剪报及书籍有偿借给中心,但自1966年起URI的资料不再更新,因此中心必须开始发展自己的馆藏。
1970: 成立六年内,超过二百五十位学者曾到访中心。
1971: 中国开始接纳外国访问团,开启了中心的新篇章。美国1971年第一个组织访问团访问中国,成员全部由中心的年轻学者及其家属组成,他们回来第一时间做的报告也是面向中心的同僚。
1974-1988: John Dolfin 做主任期间,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省级或地方报纸。至八十年代末,中心杰出的馆藏,尤其是自五十年代的老报纸,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1980s: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之后,梅隆、卡耐基、卢斯以及福特西方基金会相继撤销对中心的资金支持。中心不得不成立国际顾问委员会,讨论将中心移交香港本地大学的可能性,以求维持中心的馆藏和服务。
1988: 香港中文大学正式成为中心的新家。亚偕老街155号的旧办公室被关闭,全部书籍被陆续运送到中大。新主任关信基教授主持中心新的发展方向,熊景明女士担当中心的助理主任,负责管理中心的日常事务,拓展馆藏以及维系中心的学术网络。
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田家炳楼八、九楼现址
1990s: 内地学者开始到访中心。中心馆藏与内地同类图书馆相比要更为丰富,管理更为完善,使用更为方便,中心渐渐在内地学者中树立了口碑。
1995: 中心第一次得到稳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内地学者访学计划。
2005: 中心一直以来的历史使命之一是培养新一代中国研究学者。自2005年,中心与亚太汉学中心合办 “当代中国”研讨班(GSOC)。
2021: 中心馆藏成为中大图书馆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研究所(ICS)则继续主持交流和学术活动。
第一届“当代中国”研讨班合影
内容整理自以下文章:
Ezra F. Vogel, The First Forty Years of the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re for China Studies, The China Journal, No. 53, Celebrating the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re for China Studies (Jan., 2005), pp. 1-7.
Ezra F. Vogel, 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re for China Studies, The China Journal, no. 75, Celebrating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re for China Studies Special Issue (Jan., 2016), pp. 1-8.
熊景明,“中国研究的麦加”是怎样建成的, 2015年2月9日发表在FT 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0301
(排名不分先后)
-海外学者:
Jerome Cohen, Richard Solomon, Mike Oksenberg, David Lampton, William Parish, Martin K. Whyte, Richard Madsen, Deborah Davis, Charlotte Ikels, Suzanne Pepper, Stanley Rosen, Susan Shirk, Andrew Walder, Jean Oi, Jonathan Unger, Anita Chan, Richard Madsen, Lynn White Ezra F. Vogel, Victor Falkenheim, Kenneth Lieberthal, Stanley Lubman, Lucien Bianco,, Roderick MacFarquhar, Frank Dikotte, Nina Borevskaya
-华人学者:
秦晖, 杨继绳, 曹树基, 金钟, 戴晴, 张小军 , 朱劲, 崔启源 , 马丽庄, 林耀华, 吴家宝, 宋永毅, 曹锦清, 辛秋水. 萧唐镖. 许江霖 . 刘晓峰. 陈意新 , 康晓光, 金观涛, 萧功秦 , 张隆溪 , 朱维铮 , 陈方正 , 雷竞璇, 丁旺, 沈志华, 关信基, 金观涛 , 刘青峰, 王绍光 , 何清涟
-外交官:
Richard Solomon: 亨利·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顾问
Mike Oksenberg: 吉米·卡特总统白宫参谋,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起到关键作用
David Lampton, 美中友好协会主席
Bernard Frolic, 加拿大驻中国北京大使
David Wilson, 香港总督,在起草关乎香港未来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起到关键作用
内容整理自中心现存历史资料及相片。疏漏之处,还望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