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发现心房颤动引致中风个案15年间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药预防中风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研究发现,本港因心房颤动(又称「房颤」)引致缺血性中风的患者过去15年间增加近3倍。负责研究的专家指出,适当服用抗凝血药物能有助减低房颤患者出现缺血性中风的风险。
心房颤动会形成血块 导致中风
房颤是心律不正的一种。现时,全球患者约有3,300万人,单是中国的患者数字於过去11年间已增加20倍。本港则估计约超过7万人受此症困扰。房颤的病人因心跳不规则,影响心脏内的血液循环,形成血块。当血块流至脑血管便有机会造成阻塞,引致缺血性中风。这些病人的中风风险较一般人高5倍。因房颤引致的中风较其他类型的中风严重,死亡率亦较高。
年纪愈大风险愈高 65至72岁个案增幅最为显著
为了解本港因房颤引致中风的趋势,以及掌握病人服用适当抗凝血药物的情况,中大医学院脑神经科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团队检视1999年、2004年、2009年及2014年,近4,000名因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於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资料,发现因房颤而中风的患者数字由1999年的84人,增加3倍至2014年的321人。而其余病人则大部分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中风,数字在过去15年未有明显上升。
15年间因房颤引致中风的病人数字,虽仍以80岁以上的长者占大多数,但在65至72岁这年龄组别的增幅最为显著。
1999年 | 2014年 | |
由心房颤动引致中风的病人数目(人) | 84 | 321 |
按年龄划分: | ||
- 65岁以下 (人) | 10 | 29 |
- 65至72岁 (人) | 11 | 52 |
- 73至79岁 (人) | 25 | 69 |
- 80岁或以上 (人) | 38 | 171 |
负责研究的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利国伟脑神经学副教授梁慧康医生表示:「房颤是长者中最常见的中风成因,占80岁以上中风病人约一半。由於人口老化,我们相信由房颤而引致中风的病人数目也会继续上升,有必要及早找到预防方法。」
服用新型抗凝血药可减低出血及中风风险
房颤病人应服用抗凝血药以减轻中风风险。但是次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有70%因心房颤动引致中风的病人,在中风前并无接受抗凝血药治疗,估计是与传统抗凝血药「华法林」有引致出血的副作用有关。由於不少病人同时患有需服用同样可致出血药物的其他疾病,例如因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病人须服用亚士匹灵,为免进一步增加出血的风险,部分病人和医生对华法林持较保守的态度。
近年已有新型抗凝血药物「 非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血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简称NOAC)」可将出血风险减低,对於长者或同时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病人可有效地预防因房颤而引致的中风。
负责研究的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临床专业顾问苏蔼欣医生表示:「在众多中风类型当中,房颤引致的中风是最能够透过抗凝血药作有效预防的一种。现时,医学界对於新型抗凝血药已累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数据。研究资料显示新型抗凝血药对於亚洲人、长者和同时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病人能有效预防中风及降低出血风险。我们希望通过今次研究增加市民和本港医学界对房颤引致中风的认知,让更多房颤病人能服用适当的药物,减低中风风险。」
苏蔼欣医生续指:「并非所有房颤病人都适合服用新型抗凝血药物。病人如有二尖瓣狭窄、已植入金属心瓣,或有中度至严重肾衰竭或肝衰竭等,均不适宜服用新型抗凝血药物。因此,病人应先接受医生评估决定最合适的治疗。」
是次研究亦发现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房颤及中风的重要成因。研究团队提醒,预防房颤及中风必须从日常生活做起。一旦出现房颤或中风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药物只能减低中风机会,并非将机会降至零。团队亦建议,每天应吃最少五份新鲜蔬菜和生果,少吃红肉和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再加上每星期做带氧运动,都能有效预防「三高」及心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