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team-discovers-a-novel-prognostic-biomarker-for-a-doubled-survival-in-head-and-neck-cancer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team-discovers-a-novel-prognostic-biomarker-for-a-doubled-survival-in-head-and-neck-cancer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生物標記 可在頭頸癌患者中預測長一倍的存活期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新型基因生物標記(Biomarker)能有效預測頭頸癌患者的存活期。全球每年有超過70萬宗頭頸癌新症。然而,目前尚未有廣泛應用於臨床、可預測這類病人接受治療後效果的生物標記。由基因組學專家、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呂偉欣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約兩成頭頸癌患者出現的「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能夠預測到患者在接受標準治療後有較佳的臨床效果,他們的存活期較其他患者長一倍。研究結果已於期刊《Life Science Alliance》發表。

 

患者如有「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 存活時間較其他患者的長一倍

 

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咽癌和喉癌,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吸煙、飲酒及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全球頭頸癌發病率不斷上升,科學界正致力研究如何按照個別患者基因組合而進行個人化治療。由於頭頸癌極具侵略性,一般會採用較高強度的化療和電療方案,這往往對患者的生活質素造成負面影響。

 

事實上,頭頸癌患者由於心理困擾和生活質素較差,他們的自殺率在所有癌症患者中位列第二(按美國數據,每10萬人中有64.4人),排名僅次於胰臟癌患者。因此,臨床上愈來愈多人關注如何能有效識別適合接受較低強度治療的頭頸癌病人,從而使他們於較低强度治療後保持較高的生活質素。

 

團隊於近期研究發現,在腫瘤中具有「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的患者較沒有突變的患者存活期顯著較長(存活中位數分別為約95和48個月)。而這情況只與「MAPK信號通路」的基因突變相關。這一發現亦於另一頭頸癌病人群組獲得驗證。是次研究採用的數據來自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癌症基因數據庫,包括「腫瘤基因組圖譜 (The Cancer Genome Atlas)」,以及「萬人晚期癌症基因突變圖譜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Integrated Mutation Profiling of Actionable Cancer Targets)」。

 

這是首個利用頭頸癌信號通路基因數據預測病人存活率的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研究團隊進一步以實驗驗證了相關的背後機制。研究結果包括以下重要發現:

 

  • 首次發現「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是能有效地預測頭頸癌患者中較長存活期的新型基因生物標記,而其預測能力不受HPV病毒感染或TP53基因突變影響。其他信號通路的基因突變並不具備這一特點。
  • 與HPV病毒感染只能夠預測頭頸癌中口咽癌患者存活期不同,「MAPK信號通路」的基因突變可有效預測發生在頭頸各部位的頭頸癌患者存活率。因此,作為基因生物標記,「MAPK信號通路」比HPV更具普遍性。
  • 多個「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都能有效削弱腫瘤中的ErbB3激活信號(一種使腫瘤更具侵略性的信號),從而減慢癌症生長。
  • 帶有「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的頭頸癌腫瘤內有顯著增多的滅癌免疫細胞(T細胞),這些免疫細胞有機會導致腫瘤細胞在接受標準治療後死亡,從而控制腫瘤生長。
  • 研究發現帶有「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的口腔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後,存活期比沒有這種基因突變的患者長3.3至4倍,這可能與患者腫瘤內存在較多滅癌免疫細胞有關。因此,帶有「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的頭頸癌患者可能對免疫治療有更好的反應。

呂偉欣教授表示:「以我們所知,MAPK信號會促進癌細胞增長。現在我們發現『MAPK信號通路』的基因突變能延長頭頸癌患者存活期,實在顛覆了我們對頭頸癌的認識。更令我們雀躍的是,能夠在HPV病毒感染以外找到可預測患者治療效果的新型生物標記,使我們日後有機會能根據『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的存在,為個別病人進行較低強度治療的臨床試驗。」

 

總括而言,這次研究不止發現能預測頭頸癌患者治療效果的生物標記,更對頭頸癌患者的臨床管理有長遠影響,亦對基因變異塑造腫瘤免疫微環境的方式帶來重要啟示。

 

呂教授補充:「事實上,多個主要的『MAPK信號通路』基因突變,都被證實能直接增加頭頸癌腫瘤內的免疫細胞活躍性,這或可引導將來我們按照患者的腫瘤基因突變,而為患者度身訂造合適的免疫治療方案。」研究團隊目前正研究頭頸癌中,免疫與基因組學之相互作用,藉此研究精準免疫療法的可行方案,以改善免疫治療的準確性。

 

是次研究報告由呂教授的博士生顏凱霖先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劉雨辰博士為聯合第一作者撰寫。此研究由香港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GRF # 17114814)資助。研究詳情可瀏覽: https://www.life-science-alliance.org/content/3/6/e201900545

更多新聞稿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研究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研究
中大聯同理大及西悉尼大學研究發現人體神經系統產生更高效能跑步方法的機制

中大聯同理大及西悉尼大學研究發現人體神經系統產生更高效能跑步方法的機制

研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引起壓力行為反應的大腦訊息傳遞路徑 為探究腦部疾病引致的異常重複行為提供基礎

中大研究發現引起壓力行為反應的大腦訊息傳遞路徑 為探究腦部疾病引致的異常重複行為提供基礎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共同領導全球首個 人體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臨床試驗 證實修改T細胞以治療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中大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共同領導全球首個 人體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臨床試驗 證實修改T細胞以治療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研究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研究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外科創新技術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捐款
莫樹錦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全球第一人將晚期肺癌治療「個人化」 被譽為「腫瘤學傳奇」

莫樹錦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全球第一人將晚期肺癌治療「個人化」 被譽為「腫瘤學傳奇」

獎項及榮譽
中大腫瘤學系獲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頒發「傑出癌症關顧團隊」獎項

中大腫瘤學系獲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頒發「傑出癌症關顧團隊」獎項

獎項及榮譽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啟動 免費為萬名市民進行檢測 研肥胖與多種癌症關係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啟動 免費為萬名市民進行檢測 研肥胖與多種癌症關係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證新治療方案較常規治療有效延長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中大證新治療方案較常規治療有效延長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發病率有年輕化趨勢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發病率有年輕化趨勢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認知靈活性」調節機制 多巴胺失調可致靈活性受損

中大研究發現「認知靈活性」調節機制 多巴胺失調可致靈活性受損

研究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率跨國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晚期鼻咽癌病人有效

中大率跨國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晚期鼻咽癌病人有效

研究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維持體內鐵質水平之關鍵物質 如缺乏可致過量鐵質積聚 損害主要器官

中大研究發現維持體內鐵質水平之關鍵物質 如缺乏可致過量鐵質積聚 損害主要器官

研究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力爭成世界領先生物醫學中心 培育頂尖生物醫學專才 開拓高端「轉化醫學」研究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力爭成世界領先生物醫學中心 培育頂尖生物醫學專才 開拓高端「轉化醫學」研究

里程碑
中大研究獲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推崇

中大研究獲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推崇

獎項及榮譽
中大完成二萬人「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發現期數

中大完成二萬人「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發現期數

研究
中大「蔡永業腦神經科學中心」破解大腦學習動作技能原理

中大「蔡永業腦神經科學中心」破解大腦學習動作技能原理

研究
中大領導ALK陽性肺腺癌研究證實 新標靶藥成效超現時標準療法兩倍

中大領導ALK陽性肺腺癌研究證實 新標靶藥成效超現時標準療法兩倍

研究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突破性結果有助發展個人化治療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突破性結果有助發展個人化治療

研究
中大公布「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新發現 揭示心血管疾病治療新方向

中大公布「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新發現 揭示心血管疾病治療新方向

研究
中大推全球首項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檢測卵子質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謎

中大推全球首項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檢測卵子質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謎

研究
中大聯同國際專家發現引致腦退化基因 為治療及預防「阿茲海默氏症」帶來新方向

中大聯同國際專家發現引致腦退化基因 為治療及預防「阿茲海默氏症」帶來新方向

研究
中大完成經皮穿刺納米刀動物實驗及成功進行經皮穿刺納米刀腫瘤治療 治癌技術新突破

中大完成經皮穿刺納米刀動物實驗及成功進行經皮穿刺納米刀腫瘤治療 治癌技術新突破

研究
中大聯同七間醫院進行亞洲首個臨床研究 發現嶄新「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腦動脈瘤

中大聯同七間醫院進行亞洲首個臨床研究 發現嶄新「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腦動脈瘤

研究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