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四十七)風水輪流轉

 

安排了大半年,上個月我終於接受了大腸內窺鏡的檢查了!

 

為甚麼我要「以身試鏡」?首先,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近年來我發覺自己的大便習慣越來越不規律,我總不能不斷地提醒他人要多留意消化病徵,自己卻忽畧個人健康。其次是要以身作則。身為推動大腸癌篩查計劃的一份子,若然沒有親身經歷過檢查大腸的滋味,又怎能說服大眾市民接受這計劃呢?

 

經歷了這次檢查的心路歷程,才體會到接受檢查或诒療是甚麼一回事。行醫者,我們或許真的會忽畧了病人的一些心理關口或「現實障礙」。

 

原來轉換角色並不容易,我為病人檢查大腸是輕而易舉的事,今回終於輪到自己了,身邊的人總是報以奇異的眼光,甚至有些同事帶笑說:「陳教授,你其實很清楚這是甚麼一回事,自己真的要遵守規矩啊!」

 

說到守規矩,卻是談何容易!每次進行大腸鏡檢查之前,我必定提醒病人需要三天前開始避免高纖維食物,前一天祗可以吃粥,否則洗腸效果不如理想,最終祗會影響檢查質素。在這方面我卻完全失敗!由於我的工作時間表早已於半年前定了,在檢查前一個晚上我還需要出席晚宴,基本上我完全沒有戒口。當日我返家已是晚上十時,我才開始「非一般」的洗腸程序!

 

洗腸的瀉藥有不同的選擇,常用的是檢查前一個晚上服用三至四公升瀉藥。這方法的效果雖是十分顯著,但我嚐過這瀉藥,發覺它的味道很像海水,甚難接受。另一種是濃縮瀉藥,祗需要分開八小時服用兩小杯,味道像果子鹽,但是此方法需要飲用非常大量清水。我選擇了濃縮瀉藥,由於我很晚才開始,加上擔心洗腸效果不佳,我便拼命地灌水,當晚厠所便變成了我的睡房。

檢查大腸的早上,心情其實也很平静,因為我知道注射安眠藥物後便不會感到辛苦。躺在手術床上,雖然蓋上了被,但下身總是「涼浸浸」,忽然想起多年前一套西片叫《光豬六壯士》,那刻我更親身地體會到病人的感受。我什麼都不能作,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等著,直到醫生來到床邊。這位醫生,平日是我的工作伙伴好兄弟,今天卻是他給我做檢查。那一刻,我把自己完全並徹底地交在他手裡了。

 

當日另一深刻感受,就是知道何為「斷片」。跟睡覺醒過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當天我不知道自己何時失去知覺,忽然張開雙眼,正打算查詢甚麼時候開始,我的同事已告訴我:「做完了!」「真的嗎?!」我竟然甚麼印象也沒有! 這斷片的感覺真奇妙,彷彿生命中有部份經歷被删剪了。「不用擔心,祗有一粒小瘜肉。」 聽了這句話,我感到如釋重負!太高興了!雖然理性告訴我,自己罹患腸癌的風險很低,但接受這檢查的主要原因正正就是要以防萬一。原來醫生說一句:「問題不大,不用擔心!」 對病人竟是如此震憾。

 

風水輪流轉,總有一天,醫生也會變成病人。我想行醫者若然能夠多些設身處地,除了是病人之福以外,最後得益的可能也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