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零四)聆聽、零聽

 

昨天,一位十多歲的男孩首次到我的診所求醫。陪伴著這孩子還有他的父母及姐姐。一家人都滿臉愁容,整個診所突然變得氣氛沉重。

原來這位男孩患上了一種慢性的結腸炎症,過去一年因為病情反覆而需要經常進出醫院。受著病魔困擾,他本來要應考 DSE 也被逼暫時輟學。更令人擔心的是,他所用的藥物似乎未能有效控制病情 ,最後他的主診醫生建議他轉用生物製劑。

「這種藥物很昂貴,每個月藥費一萬元以上,大部份病人需要長期使用。你還是快點作決定,以免病情惡化。」這男孩無可奈可地憶述主診醫生像是判官的說話。

「我們只是普通家庭,如何能夠長期負擔高昂的藥費呢?」他的父親嘆道。「我兒子以後大半生怎麼辦?」說到這裏,一直安靜在旁的母親已忍不住哭成淚人。

如果這男孩的病情真是這麽惡劣,我也無能為力。身為醫生,我有責任再次覆檢他的病歷,於是便從最基本的問症開始。花了大約十分鐘,我發現原來他用藥的方法不妥當,根本不能有效地把藥水停留在腸道。因為感覺藥效不大而變得氣餒,他其實已停藥差不多四個月了。

因著種種原因,主診醫生似乎沒有掌握這些資料。再翻查化驗報告,他的腸道炎症只是局部問題,並沒有其他併發症的病史或高風險因素。由此看來,這男孩如能妥善地使用現有藥物,應該很有機會能把病情控制,未必需要用上生物製劑

於是,我重新向這男孩解釋用藥的方法,並把我審慎樂觀的想法告訴他的家人。出乎意料,他似乎不太瞭解使用這些藥物的竅門。當詳細解釋以後,一家人忽然重拾希望。雖然我不能預知未來,但對於這位男孩,我相信妥善用藥應該比用重藥更適合。

醫生工作繁忙,一般只能夠在極有限的時間內,根據指引把治療方案給予病人,往往未及與病人深入詳談,便要照顧下一位患者。耐心聆聽似乎是Mission Impossible。可是,這些醫生的基本功往往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檢查與治療,長遠對醫患雙方、甚至整個醫療系統反而更具「成本效益」。

有一天當「人工智慧」可以取代醫生大部份工作的時候,與病人溝通便可能成為醫生與電腦的主要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