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場新時代(四)——利用物聯網改善機場運作

上世紀,互聯網藉改變人與人連繫的方式,掀起了一場革命。如今,物聯網將進一步把智能物件與人及物件與物件連繫起來,再次變革人類的生活方式。物聯網的核心組件有二:智能裝置及感應裝置網絡。

物聯網通過互聯網把裝置和設備連在一起,而物聯網不只是把東西串起來,更重要的是讓裝置和設備之間可以互聯互通與互相交換資料,並對大量的數據和訊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對物體作出所需的指令,及實施智能化的控制。

商界、政府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的概念説起來有點兒抽象,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卻是不知不覺地使用着物聯網技術。例如在家居及辦公室管理層面,利用物聯網技術,透過每件電器內的感應器,讓用家遙距控制電子產品的開關,實時監控其使用狀況及紀錄用家喜好,節省電力,確保家居及辦公室保持最佳、最有效的用電狀態;同時相關手機應用程式能收集電子設備的使用情況,發出電器故障預警,減低電器故障帶來的影響。家電管理變得前所未有地輕鬆便利,加上個人化元素,大大提升用家體驗。

物聯網在政府的城市規劃及管理方面亦有着極大發展潛力。新加坡政府自2014年起全面實行「智慧型國家」概念,着手打造全新的「虛擬新加坡」(Virtual Singapore)網絡平台,透過在島上各處的大廈、道路和公共空間的感應裝置,實時監測各區的人流及交通情況,隨時準備應變突發情況。例如透過監測各區的交通擠塞情況,將相關數據分享予巴士公司及其他道路使用者,並透過手機短訊提醒司機避免進入擠塞路段,改善擠塞情況,確保公共交通運作暢順準時。

航空業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

在機場營運方面,物聯網技術連繫業界的各持份者(機場管理局、航空公司、機場商店等),透過監測旅客在機場裏的活動,收集相關數據,繼而了解旅客的喜好、預測旅客的需要和有可能遇到的問題,為旅客提供適切的航班及機場資訊。物聯網在機場運作上能否成功運作,關鍵有兩點:機場的手機應用程式及機場四周的感應裝置。

以香港國際機場爲例,其「我的航班」手機應用程式透過iBeacon室內定位系統技術,感測用家的實時位置,計算用家與登機閘口距離,發出登機提示、閘口方向指引和航班更改等資訊。此外,物聯網技術亦能利用散布於機場四周的感應裝置檢查各貴賓室及休息室的使用情況,結合旅客手機的定位功能,讓旅客爲自己選擇最佳的休憩空間。物聯網亦能協助地勤人員在「最後召集」時尋找未登機的旅客,可見物聯網不僅提升旅客體驗,亦能紓緩機場人員的工作量。

另外,iBeacon和高頻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亦改善了托運和領取行李的流程。只要行李用了特製的RFID標籤,旅客就可在到達機場前,使用手機完成整個登機和行李托運,免卻輪候登機櫃檯的程序。回港時,旅客可以使用「我的航班」查閱行李位置和預計到達時間,利用等候時間稍作休息,並更好安排之後的行程。

除了機場運作外,物聯網亦為航空公司營運帶來新機遇。根據德勤顧問團隊的分析,航空公司能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將旅客的資料、實時位置連接到公司的資料庫,預計每班航機的載客率,讓航空公司能提早準備,應對機位不足或剩餘的狀況。舉例而言,當商務艙的載客率比預期中低,航空公司能根據經濟艙乘客的個人資料、實時位置,甚至收入情況,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發放升艙優惠套餐,從而保持商務艙的載客率和盈利情況。

物聯網技術亦能應用於飛機維修。透過飛機組件上的感應裝置,航空公司及飛機維修公司能實時收集飛機的運作情況及紀錄,包括過往的機件失靈情況,預測有可能出現的耗損,繼而接洽相關服務供應商,提供適切的技術支援,甚至直接向製造商訂製組件。

物聯網技術對香港航空業有甚麽啓示?

物聯網技術在香港機場的營運及提升旅客體驗有很多不同的潛在可能性。不少顧問公司(如德勤、安永)皆預測物聯網會在航空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航空公司方面,物聯網將主導飛機維修的工序,確保飛機以最佳狀態服務旅客,為航空安全做出貢獻。機場運作方面,物聯網亦將會擔起主導的角色。根據每位乘客的喜好、實時位置,為每位乘客度身訂造相關的資訊列,讓旅客能感受更上一層樓的機場體驗。總括而言,科技日新月異,大至機場管理系統,細微至旅客體驗,都需要逐步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去跟上時代步伐。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Innovation X Business @CUHK
共同召集人: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行政主任及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教授馮嘉耀、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及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高級講師袁志樂博士
成員︰中大商學院航空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袁沛汶、國際貿易及中國企業課程二年級生何雅盈

相片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提供。

本文最早於2019年8月2日之《信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