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开始内容

院务委员

1

Scott Aubrey教授

Scott Aubrey教授是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学系助理教授,并担任文学士(英国语文研究)及教育学士(英国语文教育)课程副主任。Scott教授於2016年在奥克兰大学取得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并获新西兰应用语言学协会颁发最佳博士论文奖。加入中文大学前,他於日本的大学任教数年,研究兴趣包括: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参与度、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在语文学习上的角色。

 

 

1

陈英凝教授​

陈英凝教授毕业於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衞生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并在英国伦敦衞生及热带病学学院接受学术研究培训。现职大学医学院教授及助理院长(外务)、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世界衞生组织灾害健康风险管理研究网络联席主席、世界衞生组织2019冠状病毒病社科医学研究专家小组联席主席、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临床医学院公共衞生医学访问教授、美国哈佛大学FXB衞生及人权中心学人。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气候变化与健康、灾难与人道医学、全球衞生及星球健康、灾害健康风险管理、偏远农村健康。陈教授亦拥有丰富的公共衞生前线工作经验。她曾获颁不同类型的奖项,包括2004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2005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奖、2017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以及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陈力深教授

陈力深教授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助理教授。 他负责协调全球传播的本科课程,并领导一个名为「数码体验与亲密关系」的研究网络。他先后於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和南加州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探索数码媒体、性别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除了广泛撰写有关手机交友软件的全球文化之外,他教授批判理论、全球传播和人际关系。

 

 

 

1

张钦良教授

张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分别获取语言学哲学硕士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理学硕士。其后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语言学博士学位。他加入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前,曾参与以机器学习法来计算分析英语和中文语法的研究。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语法、语义、句法类型学和自然语言处理。

 

 

1

赵茱莉博士​

赵博士分别於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其后於香港城市大学完成其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副主任。她的研究兴趣包括中西现代诗歌、翻译评论和历史以及佛教研究。她并对以通识为本教授经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

 

 

1

赵慧君教授​

赵慧君,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发展), 卓敏化学病理学教授, 威尔斯亲王医院化学病理学荣誉顾问医生。推动以分析孕妇血浆内胎儿核酸的研究,实践成为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技术已在世界多国被采用。最近,赵教授更把技术应用至早期癌症诊断。

 

 

1

戴敦宁教授​

戴敦宁教授是建筑学教授及建筑学院院长。他於1988年以一级荣誉优等成绩毕业於剑桥大学,於1991至93年两度获颁罗马学人(建筑)的荣衔,并於1999年获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推选为院士。戴敦宁教授曾任曼彻斯特及莱斯特建筑学院院长,并於2012年担任西敏寺大学建筑及建设环境学院院长。多年来,他到处讲学,著作甚丰,并於世界各地举办其画作的展览。

 

 

 

1

萧大卫教授​

萧大卫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前,他先后於美国和欧洲任职企业及金融律师及在法兰克福大学的法律和财务研究所任教。萧教授拥有法律和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研究范畴包括公司法、金融体系、比较法以及法律与科技之关连。萧教授创立法律学院的金融规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现为中心的执行总监。

 

 

 

1

窦琪教授​

窦琪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助理教授,以及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成员。此前於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於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医学的跨学科领域,专注於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和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及应用。

 

 

1

Murat Es 博士​

Murat Es 为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讲师。他先於家乡土耳其博斯普鲁斯大学修毕历史学士及社会学硕士课程,继於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取得地理学博士学位。Es博士於任教香港中文大学前,曾於香港多所大学授教。受训为文化地理学家,Es的工作重点为国家与跨国迁移的跨文化接触所共构的城市空间与身份。其最近的研究乃探讨土耳其、荷兰和香港的公民习惯、归属感和城市发展。

 

 

1

冯以文医生

冯以文医生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与治疗学系的心脏病专家和助理教授。他专注於心脏衰竭,从事心脏内科。冯医生於2004年毕业於香港中文大学,并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完成实习。他曾在哈佛医学院,剑桥大学和伦敦帝国学院接受研究培训。在波士顿内科培训完成后,他继续在达特茅斯(Dartmouth) 附属医院深造心血管内科专科,并且之后到南加州大学(USC)进行心脏衰竭和器官移植内科培训。他喜欢教学,并领导位於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心衰竭和循环系统研究室。

 

 

1

简家廉教授​

简家廉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意外及急救医学教研部主任及教授。他於1994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获得专业资格,并完成外科及急救医学培训;200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从事急救医学临床实践与外伤急救医学相结合的研究,同时热心於临床医学教学。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包括精神创伤,败血症和危重病学;其著作甚丰,是牛津急救医学手册两个版本的合著者,并著有多部教科书。自晨兴书院成立以来,他一直积极参与院务,是书院的创始院务委员,并自2016年起担任辅导长。

 

 

1

凌若崴教授​

凌若崴是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助理教授。他在伦敦大学接受医学培训,并在剑桥大学获得转化医学哲学硕士学位。他是威尔斯亲王医院危重病学专科医生。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败血症和危重病。

 

 

1

廖柏伟教授​

廖柏伟教授为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和史丹福大学硕士及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研究教授及经济学荣休教授。廖教授曾任大学副校长、经济学系系主任、经济学讲座教授及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创所所长。廖教授的研究专长为应用经济学理论、不确定定理、劳动经济学、行政人员薪酬、金融市场以及中国和香港经济。廖教授热心服务社会,出任多项公职,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辖下香港货币及金融研究中心董事,现为前任行政长官及政治委任官员离职后工作谘询委员会主席 及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委员。

 

 

1

Emma MacPherson 教授

Emma MacPherson (nee Pickwell)教授毕业於剑桥大学,期间先后取得自然科学学士、物理学硕士及半导体物理组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於2005年完成论文后,在TeraView公司担任医学科学家直至2006年移居香港。MacPherson教授在2006年至2009年於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设立了太赫兹实验室。之后,她在2009年9月至2012年三年时间在香港科技大学任访问助理教授。她於2012年9月重返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任教。MacPherson教授是远红外线及毫米和太赫兹波的国际组织会议的香港代表,并将於2015年为该组织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会议上担任主席。

 

 

1

Urs Maurer 教授

Urs Maurer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曾於苏黎世大学担任研究教授,以及於纽约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Maurer教授透过脑电图和功能性磁振造影等神经成像技术,探讨阅读习得、读写障碍、外语学习及跨语言阅读等课题。

 

 

1

缪启基博士

缪启基博士是生物医学学院研究助理教授及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成员。博士阶段主攻抗癌药物研究,期间曾赴剑桥大学进行生物化学领域交流实习。其研究范畴侧重基因编辑技术、遗传缺陷和表观遗传失调所致的内分泌病理学。缪博士深信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性,正於中文大学兼读法学博士课程,钻研专利和版权争议。他服务中文大学多年,曾担任国际生舍堂高级宿舍导师。

 

 

1

吴恩融教授​

吴恩融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其重点研究领域是生态可持续建筑和都市气候的城市规划。吴教授作爲香港政府的环境顾问,制定了香港建筑天然采光能效的建筑规范、空气流通评估准则及其技术性方法和香港都市气候图。近年,吴教授致力於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者建筑设计。吴教授已发表超过500篇研究论文及三本专书,更两度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大奖。

 

 

1

苏文藻教授​

苏文藻教授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脑工程学士学位和美国史丹福大学电脑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苏教授於2007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目前他主要研究最优化理論以及其在计算几何、机器学习、信号处理及统计等领域上的应用。苏教授於2019年被任命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杰出学人,并曾获多个研究和教学奖项。当中包括2018年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杰出论文奖、香港中文大学2016-17年杰出研究奖和2013年校长模范教学奖,以及美国运筹学与管理学研究协会优化学会2010年优化学会青年奖。

 

 

1

苏可蔚教授​

苏可蔚教授是心理学系副教授。她於英国牛津大学受训为实验心理学家,继而先后於香港中文大学及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取得其临床心理学硕士及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范畴包括思觉失调的认知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法及以经历抽样方法作评估与治疗。她於2016年荣获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者研究成就奖、香港中文大学博文教学奖,并於2017年获颁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杰出教学奖。

 

 

1

宋旭教授​

宋旭教授2010年於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至2012年在牛津大学劳斯莱斯大学技术中心(RR-UTC)工作后,於2012年至2019年任职於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先后获得新加坡科技局最佳工业项目与年度最佳员工奖。从2019年8月起,在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担任设计与制造专修方向的助理教授,并从2015年起担任Materials and Design期刊编辑。

 

 

1

温祺德教授

温祺德为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他毕业於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及后於201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中国研究博士学位。温祺德专注於华语电影,已出版文章涵盖电影审查、香港犯罪电影历史及华语类型电影。现任教课程包括台湾电影、东亚电影类型及电影与文学中呈现的二十至廿一世纪中国历史创伤及记忆。

 

 

1

Willem van Vliet教授

Willem van Vliet是金融学系助理教授。 他在2019年於芝加哥大学取得金融经济博士学位后加入中文大学。Willem 的研究兴趣包括金融稳定和金融计量经济学。他亦教授金融衍生产品及金融计量方法的课程。

 

 

1

温彪教授

温彪教授是管理学系教授。他在德州农工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专长是策略管理,公司管治,国际商业,和策略创业。他曾任《管理期刊》副主编及《组织管理研究期刊》谘询编辑。此外,他现任或曾任多家主要商业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曾在策略管理协会企业策略组担任代表。 

 

 

1

赛诗雅教授​

赛诗雅教授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她於华盛顿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并曾於该校本土策略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她的研究范畴包括交际惯例及跨国移居,尤其专注在新技术、具体实践、群组成立及地区建设方面。她对与通讯和全球公民意识相关的文化习俗亦有很大兴趣。她的研究范围横跨中国、欧洲和北美。在2013年,她出任柏林自由大学客席教授。现为中大社会科学院出版刊物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副主编。她亦曾获颁发社会科学院模范教学奖。

 

 

1

黄嘉雯教授​

黄嘉雯教授为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家庭医学及医学教育专业应用副教授。她於卡迪夫大学医学院、Oxford Deanery VTS及爱丁堡大学受训,现为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黄教授现任医学院助理院长(教育)及医学教育处副处长,并担任妇女健康促进及研究中心之统筹。她的教学及研究包括:医生/学生与患者关系、沟通技巧及病人赋权。

 

 

1

习超教授​

习超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杰出学人,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负责科研)、法学研究生部主任,并担任香港亚太研究所中国法制研究计画主任。习超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比较公司法、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他是英国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

 

 

1

丘成桐教授​

丘教授的数学研究主要为微分几何及卡拉比-丘流形理论。1976年,他证明了卡拉比的猜想,其理论现名为卡拉比-丘流形,这也成为了物理学家建立弦理论的几何基础。丘教授现担任哈佛数学系讲座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博文访问讲座教授。他在微分几何领域方面,革命性地运用偏微分方程法,对於几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丘教授还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老师和教育家。他曾获的奖项不计其数,其中包括菲尔兹奖(1982年)、麦克阿瑟基金奖(1985)、克拉福德奖(1994年)、美国国家科学奖(1997年)、沃尔夫数学奖(2010)及 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