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歴史系 歴史系
聯絡我們

東漢時期的長沙郡臨湘縣:湖南長沙五一廣場簡牘所示漢代地方行政的管理

計劃主任

黎明釗

項目金額

HK$182,032

經費來源

優配研究金
(2018/2019)

項目簡介

郡縣制度是秦漢帝國地方行政的管理系統。在幅員廣大的帝國內,此制度有效地統治了超過四百年的歷史。但從上而下的帝國權力,往往受到地方社會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地方的利益集團,例如地方官僚的腐敗和豪族大姓的抗拒等。本研究計劃旨在深入了解東漢長沙郡臨湘縣的管治問題。本計劃通過微觀歷史的方法,以長沙市五一廣場新出土的簡牘文書為中心,探討長沙郡各曹執行漢帝國律令的具體情況。漢代郡府縣廷分曹辦事,出土的簡牘文書是當時使用的官府檔案,主要包含長沙郡及門下諸曹、臨湘縣及門下諸曹的下行文書,臨湘縣、臨湘縣下屬諸鄉、亭的上行文書,亦有與外郡縣的往來文書。筆者透過文書所示的民事訴訟案例了解長沙郡臨湘縣各曹的司法情況。五一廣場的官府文書,顯示東漢編戶民與地方官員,在公共事務之間的各種糾紛。本計劃對上述檔案的具體分析,將為臨湘社會的微觀歷史,以及漢帝國地方行政機制,尤其為臨湘縣廷各曹的組織及其功能提供新的視角。另方面,漢國帝法令的實施是評估臨湘縣廷效率的重要指標。執法掾吏的奉公守法是成功治理的關鍵,反之,地方官員違法瀆職頻率飆升,肯定是帝國管治的警號。 簡而言之,本項目研究目標如下: i) 重建東漢臨湘縣各曹的組織及評估各曹在臨湘縣的管治能力; ii) 評估帝國對當地社會的滲透,各曹如何應對和聯繫編戶齊民的日常生活。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