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內容

本科課程

 

本課程是全港首個公共衞生本科生課程,讓對公共衞生感興趣的學生在大眾健康範疇上擴闊視野。學生從中領略的概念包括:影響健康的社會因素、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健康生活模式、公共衞生法律與道德、生物統計學及流行病學基礎、危急預防及災難應變、傳染病學和醫療服務改革等。

本課程,以澳洲、英國和美國的世界級大學課程作基準。首年以醫學院共同學科為主,讓學生與所有醫學院學生分享共同的學習經驗,並廣泛接觸相關學科。第二年開始,學生會掌握公共衞生學的核心方法學和理論,為第三四年學習深入的公共衞生課題、進行專題研究以及實習打好基礎。

寓倡於教

全球化、流行病、環境惡化、貧窮,這些只不過是影響公共衛生政策和推行的其中幾項因素。今天,很多公認的名牌大學都設有公共衛生課程,為希望成為經驗豐富的衛生保健專才的年輕人提供全面訓練。而中文大學是香港首間開辦公共衛生本科生課程的大學。

古怪疾病釀成公共衛生恐慌,香港人也許不必多說已明白。很多時候,科學家還未找到作惡的細菌,感染可能已蔓延,肆虐至不易收拾的局面。為了確保大家保持警覺,我們應該在公共衞生教育上多做工夫。

推廣公共衛生需要各種各樣的技巧和協調,所以公共衛生課程涵蓋的學科甚廣,包括生物統計、環境衛生、社會與行為科學、衛生服務、公共衛生政策、管理、法律,以及工程。

「我們為立志成為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人才提供學習機會,培養他們在管理衛生服務的知識和技能、控制及預防傳染病,以及向未來世代提倡健康生活政策的制定作全局性規劃。」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教授說。

何珈其是近年的畢業生,很滿意課程的廣度和深度。

珈其說:「學習很全面,我對公共衛生在社會上的角色有很完整的認識。除了生理因素外,社會、環境和政治問題都可以引致疾病的出現和傳播。公共衛生的專業人員因此必須不囿於成規,以新思維的策略處理公共衛生問題和制定解決方案,並且評估政策和措施的成效。」

制定公共衛生政策可以是冗長及多爭議的,而且辯論不休的過程,有時要尋求國際合作。珈其很幸運,曾經到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採訪不同國家的衛生專家和決策者出席的會議。

「我很開心可以出席國際性會議,撰寫有關國際及醫護議題的文章。中大的訓練很有用,有助我從這次聯合國之行中學到更多。」

中大的課程把課堂上的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得很好。

黃教授說:「除了課堂學習,體驗學習和國際經驗也是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可從這些活動中對公共衛生會有更透徹和全面的了解。」

舉例說,學生可以參加交換計劃,到海外大學學習一個學期。學院也組織暑期考察團。

在專業發展方面,學生必須完成一百小時的實習。學生也獲分配指導員,得到職業規劃的意見。學院更為每年級的學生委任協調員,負責學生的學業和個人發展。

對珈其來說,修讀公共衛生課程引領他接觸到不同範疇的知識,對他的專業和個人成長都很有用。他呼籲聰明好學而立志在醫護業發展的年輕人加入。

刊登時間:2017年 夏
最後更新:2020年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