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
创新医学教育:仁心仁术仁医
中文大学医学院於1981年成立,最近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居亚洲医学院第五位,而且是前十大院校中最年轻一员。排名成功显示学院致力创新,这在学院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上有目共睹。
陈劻晴是2019年的医科毕业生,随时可以为学院「改变、创造、多元化」的能力作證。她修读的是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最欣赏的是课程有「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正因为着重创造力,学院有不少学生倡导的计划。事实上,医学院的课程内有很强的研究环节,以鼓励创新。
学院的用意是使学生早点有研究经验,从而藉生物医学知识和临床研究充实医术。按学院的暑期研究实习计划,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医科学生可在生物医学学院的科学家指导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研究。
受训中的医生有稳固的生物医学基础,对疾病的科学成因会有更透彻的了解,将来行医时便可以选择最好的治疗和疾病管理形式。
对研究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2014年,劻晴参与一个研究脑退化症的计划,主导计划的是她的导师莫仲棠教授。
她对所有鼓励她探索临床研究的指导老师都心存感激。「我开始做研究时,他们全力支持,我有很多机会到他们的实验室和参与他们的计划。这些机会有助我提出自己的『虚拟研究实验室』计划。」
劻晴利用从研究计划中所得的数据,和几个同学组队参加东亚医科学生联合会主办的论文比赛。劻晴的队伍击败了来自其他九间医学院的参赛者。
除了老师指导外,同侪的扶持对劻晴的学业也是一大裨益。医学训练要求很高和压力大,有谁比同舟的人更明白箇中滋味?
「医科的高要求令我们关係更紧密,彼此相濡以沫,互相鼓励坚持下去。没有这些朋友的支持,我绝对走不到这麽远。」
研究环节并非中大医科的唯一特色;学院的课程设计事实上亦切合了社会现时及日渐浮现的需要。
「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是不断变化和改良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受到启发跟着这样做。」
自2013年成立以来,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与时并进,藉著个人化的教学和指导,领袖培训,以及人道考察等,匡助有潜质的学生提升学习成果和效率,从而配合社会需求,培育更多有见识和公民意识的仁医,关心病人,以病人的利益为先。
除了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外,学院对专业精神和全面发展的重视亦可见於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上。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推出一项网上互动的生物伦理学课程,针对探讨一些医学界最具争议性的焦点议题,例如基因工程等。另外,中大又和牛津大学合作成立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为学生提供人道救援工作的实习机会。至於希望拓展医科以外範围的学生,亦可以参加非医科的海外交流计划和书院的交流计划,或选择到海外学府做实习研究。
劻晴是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组别的一员,她很感激有这个计划,使她可以探索课本知识以外的医学世界,那些如人道工作和临床研究等学习机会并不是所有医科生都可以有的。
劻晴说:「我有机会参与不同的脑神经科、外科、儿科和肝脏科的临床研究,也曾经到四川访问,看到农村地区的医疗运作。医学知识应该按不同情况应用,我从中很实在地领悟到行医的意义,而要做一个好医生,我们应该要思想开明和心胸广阔。」
劻晴对她在中大读医的反思是一个好例子,矢志以仁心服务者,才堪当仁术仁医。
刊登时间:2017年 夏
最後更新:2020年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