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粵孔道: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考古田野考察
考古學是對過去人類社會的人類學洞察。傳統的考古學是以調查和發掘為「觀察」過去的主要方法,但在獲取資料以後,考古學家有責任向大眾闡釋工作的意義。如何用文物把過去有意思的故事「講清楚」,也是考古學界近年來關心的前沿問題。2019年的考古田野考察,我們嘗試用不同於傳統的方式讓學生體驗田野。人類學系與湖南郴州市博物館已簽訂了合作協議,在6月份暑期課程期間,我們帶領學生參與漢代墓葬文物的資料整理,同時訓練學生利用三維建模方法,為以後博物館觀眾提供互動、「親身」了解文物的三維模型。我們也配合研究項目,介紹並訓練利用手持x螢光譜,對文物進行無損分析,探討古代文物的成份和制作工藝等以往多被忽略的資料。
郴州控制著進出嶺南的重要要道,也是歷史上重要的金屬礦產區。在這次田野考察中,我們除了讓學生實地感受古代冶煉的場景,還走訪湘粵古道上的古村落,了解夾在傳統與變遷中文化遺產研究和保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同時,我們也帶領學生參觀了剛重新開館的湖南省博物館,以及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銅官窯整理基地。最終希望,不同地區文化遺產利用的經驗,以及最新考古科技在文物保護和研究中的應用,可以成為他山之石,為本地「過去」文化遺產所面向的「將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博物館實習工作:文物攝影、三維建模與手持式X射線螢光質譜儀
洪家喬:在數日博物館的實習過程中,主要訓練了有關軟件的應用,用於製作器物的三維模型、考古圖等;亦學習了實用文物拍攝技巧,以及了解博物館對於文物的基本登記的步驟等。
陳健朗:在郴州市博物館的實習期間,我們接觸了p-xrf(手持式X射線螢光質譜儀),並參與檢測前的準備工作,測出器物內的化學成分。這可以讓我們知道遺物的微觀結構,並由此進一步探究器物的製造方法和產地,讓我們更好地認識文化遺產。
三維建模能大程度地保存文物的原貌,儘管文物會因時間和保存方式而受到破壞,但只要透過三維建模便可以保存文物的最佳情況。於研究方面,三維建模和電腦繪圖亦能發揮極大的作用。三維建模能有助於不同的研究機構對文物進行研究,許多文物不便於來回不同的研究機構,但當某地發現一些風格相似的發現,如想對不同地方的發現進行比較的工作,如沒有電子檔案,便難以進行仔細的比較。三維建模能仔細地重現文物的原貌,如只是二維照片,有些文物的細節未能完整地反映,所以對於文物飾紋及其風格的研究甚有作為。
湖南郴州市博物館實習工作
三維建模:陶釜
三維建模:陶盒
三維建模:陶盒
三維建模:陶魁
三維建模:陶罐
三維建模:陶屋
遺址與博物館參觀
古村落
文雅麗:在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裡,古村落的保護亦是較為全面的。然而大多的建築都是處於日久失修的狀態,尤其是木建築。這與保育政策有莫大關係。古村落建築維護部分需自費維修,居民難以負擔修復的費用。被劃定為保護範圍後,居民的維修方法亦受到限制。這事實上是一個保育的難題。
桐木嶺煉鋅遺址
嚴樂恩:桐木嶺的煉鋅遺址是這趟旅程的重點之一,這個遺址自明代開始為朝廷提煉製造銅錢的原料——鋅。在遺址中,我們可以看到完整的煉鋅爐,坩堝三個一排整齊地排在爐裏。然而,這個遺址由挖掘完成到至今已有兩年,根據郴州市博物館的羅老師說,如果再沒有好的方案去活化或是保護這個遺址,再過幾年,我們今天看到的東西全部也會化爲烏有,到時候想保育也保育不了。在香港的大埔碗窯正正面對這地理位置偏遠和公衆對這個議題不感興趣的問題,看見了桐木嶺這個遺址的狀況讓我反思如果最後並沒有更好的方案去處理,將遺址永久回填會不會對這個遺址來説是最好的選擇呢?
鍾鏡千:Tongmuling is currently an archaeological site, I think that it can be turned into a museum or educational area, so that people can get to know about the smelting industry in ancient China. To have a more interactive approach, we can also recover the smelting site and hold workshop, so that the visitors can have simple hands-on experience in smelting and bring souvenirs back.
博物館
郭子敏:至於最難忘的時刻,要數在郴州博物館實習的第一天。羅老師在見面沒多久就帶我們去參觀二千多年的女屍,那種戰戰競競的感覺非常難忘。這是我一次看到人骨,但是也在過程中學到處理人骨的方法。
陳凱欣:不少文化遺產都有打卡位,如湖南省博物館的文青咖啡店、嶽麓書院的魚池⋯⋯這些地方原本並不是用來打卡,或只作休閒美觀之用,但隨著打卡的興起,不少人前往參觀文化遺產只為了打卡,而忽略遺產本身的價值。從一方面來說,打卡位為文化遺產帶來訪客;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若人人為打卡而來,文化遺產就失去原先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如何將人們參觀的目的最後轉變成學習,也是文化遺產工作者所面對的一大難題。
羅菁:科技的使用增強了公眾與文物的互動性。如在桂陽縣劉家嶺壁畫墓陳列館中,因爲免墓中壁畫接觸空氣中的氧氣,而導致氧化剝落,故現在墓室整個封閉不讓遊人進入觀看。取而代之的方 案是,使用 VR 技術,讓遊人感受親臨墓室觀看壁畫的體驗,可選擇觀看不同方位的壁畫,增加自己的自主性。再者,VR 也增加了舉著火把之 類的要素,予人一種潛入墓中冒險的獵奇感。於參觀者而言,能夠加強與文物、遺址的互動,同時也能夠保護文物,科技的使用可謂一舉兩得。
陳婉儀:但相對兩地博物館的情況,湖南省的博物館有部分地方值得香港借鑑。在湖南省博物館的特展——「根魂」中,在展品的說明牌中會提供二維碼,當掃描後會有錄音講解的服務,向參觀者說明和介紹展品的來歷和意義等不同的資訊。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導賞不足的缺陷,讓參觀者可以自行選擇進一步了解展品的資訊,但可惜的是並非全部展廳都有這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