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記者朋友」 雙重身分的矛盾
記者|黃天穎 新傳學院的師姐常言:「識人好過識字」,是因為報道大多以人為本,當事人的經歷和體會,比起任何描述或評論都更有說服力。因此我們都渴望找到很棒的個案。但當受訪者是身邊人時,卻又會有種難以言喻的 …繼續閱讀
記者|黃天穎 新傳學院的師姐常言:「識人好過識字」,是因為報道大多以人為本,當事人的經歷和體會,比起任何描述或評論都更有說服力。因此我們都渴望找到很棒的個案。但當受訪者是身邊人時,卻又會有種難以言喻的 …繼續閱讀
記者|黃紫儀 自反修例運動開始,很多人感謝記者為大眾報道事實,為記者冠上光環,卻甚少有人感謝受訪者在風雨飄搖時,依然願意挺身而出接受訪問。不論他們是高官、名人,還是名不經傳的普通人,沒有他們,記者和大 …繼續閱讀
記者|何珮瑚 作為一個怕生的人,我經常覺得自己不能勝任記者的工作。上學年的街訪、拍片練習都教我了解到自己面皮不夠厚的事實,膽怯就像一道跨不過的坎。 因此在這次做Telegram的專題中,我經常問受訪者 …繼續閱讀
記者|李慧珊 弱勢社群總是容易被忽略,若不是報道反修例運動中清潔工人的待遇,我或許未必有機會深入了解他們的工作。 在這場運動中,我們關心政府的責任、人民的聲音、警方的執法,卻很少留意前線清潔工人的悲歌 …繼續閱讀
我們誰都未曾想過,香港會走到現今這般地步。 從6月9日開始,大時代突如其來,好多人都措手不及。 本以為風波一時,怎知愈演愈烈。 撰文│何如 美術│黃雅詩 爭拗,也從街道上的催淚白煙和顏料水,蔓延到了人 …繼續閱讀
本刊的報道榮獲2019年度「人權新聞獎」四個獎項,小編恭喜各位得獎編輯記者!並多謝讀者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努力! 詳細得獎資料如下: 學生-文字(中文) (大獎)村民手腳變形 重金屬污染病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16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