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余駿軒、潘悅瑤 編輯: 鍾詠芳、劉家驊
在英國長大的設計師梁志剛(Michael),遊覽各國後,回到香港這個小城市駐足。他打破傳統,在工廈天台養蜂,為灰濛濛的石屎森林,帶來了一點生氣。他又設立HK Honey,寄賣港產蜜糖與其他產品,將受益用來推廣他這個活動。外國長大的他,對香港的事情感到陌生,但卻對這個小城市異常有信心,相信它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現時已經在香港設立16個天台蜂箱,分布在港九新界各區。


梁志剛Michael的理念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當中一位就是「好地地體驗」的創辦人Sunny,Michael幫他的灣仔天台種植場放置了一箱蜂箱,目的是希望令這個天台種植場變得更多元、能維持一個更穩定的小型生態系統,令市區的空間運用變得不再單一、死板。
Michael和Sunny都遇到一樣的問題,就是蜜糖的質素不太穩定,因為在市區有不同種類的花種,因此蜜糖每次的味道都有些不同,而且天台蜂場的規模比傳統養蜂場的規模細得多,所以蜜糖的產量亦相對較少和不穩定。不過, Michael的目的不是盈利,只希望自負盈虧,持續發展,而養蜂這個低投入運作的營運系統,只是他實行理念的第一步。
採蜜過程






部份相片由HK Honey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