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又是吃這些啊?」持雙程證留港的小翠(化名)住在月租3,000元的劏房,每次聽到兒子投訴餸菜,都很難過。她與雙非兒子居港,丈夫是家庭經濟支柱,在內地以加工汽車零件維生,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小翠要靠身在內地的家公,用其退休金幫補,每月合共有4,000元生活費。她直言一分一毫都要計算,每餐開支最多30元。
記者|伍銘熙 編輯|李沛姿 攝影|伍銘熙 李沛姿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經濟未見復甦,市民開工不足,甚或失業,食物開支變成沉重負擔,不少市民求助於社會福利署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望解燃眉之急。社署在2018資助八間機構,向有需要個人或家庭提供援助。受助者要符合每月入息及資產限額,成功申請後可獲八周食物援助,八周之後則要相隔半年才能再申請。疫情下計劃未有因時制宜,市民求助困難重重。民間食物銀行求助個案因此急升。
求助無門 為省錢跨區買「剩菜」
小翠就讀小五的兒子由於有書簿津貼,在校吃午飯有資助,本來不需額外花費。學校曾因疫情而全日停課,兒子一日三餐也在家吃,令她百上加斤。小翠無奈地說:「真的沒錢交租。」持雙程證的小翠不能工作,為了省錢不吃午飯,但兒子正值發育期,需要吸收大量營養,財力有限只能煮最實惠的餸菜。犧牲了兒子的健康,小翠心生愧疚。
聖公會福利協會設立的「恩澤膳」,是社署轄下的食物銀行,小翠曾於2020年4月向其求助,至11月才獲批,其間只有寥寥數張超市購物券。申請期間小翠每月致電,均查詢無果:
「叫你等吧等吧,真是很無助。」
職員稱很多人因疫情失業,申請人數大增,排隊時間延長。7月底,小翠回內地探望有長期病患的父親,因此錯過了職員的電話要重新輪候。小翠認為做法不近人情,希望社署應讓求助人得悉其輪候位置,增加程序透明度。
為了省錢,她刻意等到傍晚才到街市買剩菜,也曾經一星期沒有吃肉:
「每餐都是煎蛋加兩條菜,因為最便宜,一餐兩隻,一人一隻。」
家住佐敦的她,甚至走到旺角街市:「買魚就到這邊(旺角)街市比較便宜,有13元一塊鯇魚。」
小翠後來經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介紹,參加了不屬社署資助的樂施會「慳得有營餸基層」計劃。計劃於2020年4月下旬起,兩年內為合共600戶有兒童的基層劏房家庭,提供持續半年的食物援助。小翠每周獲得兩個由營養師設計的食物包,終令她放下心頭大石,形容民間機構的援助「急人所急」。提到新菜式不但能提升營養,還獲得兒子喜愛,馬上露出一抺滿足的笑容。小翠後來雖獲得恩澤膳的食物援助,但仍會繼續參與樂施會的計劃,希望獲得多一份食物援助和學習健康飲食習慣。
停薪留職耗積蓄 機構即日批援助
57歲的Walter是酒店禮賓部員工,4至5月時因停薪留職而零收入。即使6月復工,但仍需定期放無薪假,而且小費歸零。他指以往一個月的小費約有2,000至3,000元,沒了小費就只有㡳薪13,500元。面對停薪留職的日子,他笑言相對一些沒積蓄的人,他的情況不算困難。但為了省錢,生活變得精打細算,例如會留在家煮食,買菜時會格價。
停工期間Walter有嘗試尋找新工作,惟碰上母親過世,求職市場競爭激烈,最後沒有應徵。單身的他先致電社署尋求不同援助,但接線生的語氣不友善,感覺不到他們有意幫助自己:
「我問他們停職兩個月,有甚麼可以幫助我,他們說申請綜援。」
Walter深知自己不是被解僱,因此不符合申領綜援資格。
後來妹妹介紹他聯絡工業福音團契,稱可取得食物援助減輕負擔。當日他致電查詢,對方請他出示銀行簿、住址證明及入息證明,並評估他為有需要人士,即日便批出申請,為期半年。除了乾糧,義工亦會把已煮熟的食物包、防疫物資送上門,令他不至於徬徨無助。
食物捐獻縮減 食物銀行「頂硬上」
疫情下市民對食物支援的需求大增,申請政府援助需時,壓力便轉移至民間機構。樂餉社在2011年成立,是其中一間非社署撥款機構,主要收集剩食,再捐贈給慈善機構分發予有需要人士。項目總監梁建輝表示,疫情下市民失業、開工不足,與他們有接觸的機構對食物需求均有上升。2019年平均一個月分發22噸主糧,2020年大幅增至60噸,上升近三倍,預料升勢持續。
求助人士上升,食物捐獻卻縮減。梁建輝稱以往會在機場收集剩食,疫情下機場航班減少,食物收集下降約九成;樂餉社亦有與超市合作,但疫情爆發初期超市現搶購潮,捐贈量減少了一半,現時供應已穩定,但較去年略為減少;麵包收集活動亦曾因衛生考慮而暫停。他表示,開拓新的食物捐贈來源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經濟持續低迷,邀請公司捐贈食物時,往往收到負面回應:
「每日打幾十個電話,有八成以上會掛斷。」
因此,機構需要提升採購量才能填補捐贈不足的空缺。不過疫情至今,食品分銷商、批發商均調整庫存,採購有一定難度:「他們寧願沒有貨賣,也不會有貨剩。」歐美疫情持續,相關產品的供應減少,船期延長,如採購海外貨品亦要預早個多月訂貨。幸好樂餉社尚有足夠資金運作:「很多有心人明白貧苦大眾正面對困難,願意伸出援手。」
求助個案增 現運作壓力
食德好是另一間非社署撥款的機構。他們是香港首間食物回收機構,會到街市回收賣剩的新鮮蔬果,並接收食物供應商過剩的乾貨、包裝食品及麵包。項目經理袁德志稱,疫情下剩食回收量反有增加。巿道低迷,公司結業,本地及世界各地對食材需求大減,一些不適合零售的冷凍食品滯港,供應商為減省保存冷凍食品的昂貴支出,寧願將食品捐出。
雖然供應增加,但疫情下食物援助的查詢轉介也上升了四、五倍,應接不暇。除了疫情下新增的個案,食德好有500名核心會員,都是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的老人、家庭及失業人士。袁德志強調,他們不會限制受助的人數及設援助期限:
「不會說多了會員就不接收,因為會員都是有需要,會盡量做。」
政策須對應社會需要 市民要尊嚴
親身接觸基層巿民,袁德志明白他們的急切需要。社署現時短期食物援助每次支援不得超過八周,他認為應放寬此限制:
「(社署)這麼多資源,16個星期都可以吧?就算經濟復甦,(失業者)也不是立刻有工作。」
對於領取八周援助後,須相隔半年才可再申請,他更直斥荒謬。
袁德志認為服務弱勢,最重要是政策夠「貼地」。其中一個讓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個案,是一位做裝修的單身男士,失業後連杯麵都買不起。因沒有入息證明,申領政府援助時有困難,也抗拒再被審查,經轉介後獲食德好協助。他認為民間組織可替政府「補位」,但要受眾到處奔波申請援助,有損尊嚴,不太符合社會服務的宗旨。
政府疫下不變通 關注組織倡放寬申請限制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指,協會本來的食物求助個案只有約1,000宗,但疫情下卻上升十倍。由於名額有限,他們未能向其中數千宗個案提供協助。她認為政府應對有不足:
「他們沒有看到那些需要,亦沒有靈活變通。」
她建議社署的短期食物援助不應設限於八周,在疫情下放寬至有需要便可申請。求助個案急升,政府政策依舊,增加了民間團體的壓力,希望政府改善。
社署回應稱,營辦機構可視乎個別申請人及其家庭的特別需要,將服務延長至多於八個星期。如服務使用者有長期福利或其他服務需要(如綜援),營辦機構會轉介他們至合適的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