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程式幕後主腦 如何分辨黃藍

反修例運動的支持者提倡把政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講求衣食住行都要夠「黃」——只在支持運動的黃店消費,抵制親政府的藍店。一批應用程式則應「運」而生,將本地商店按政治立場分類,用戶可透過程式查找附近的黃店和藍店。

進入iOS應用程式商店,分類程式「和你Eat」排在美食佳飲類排行榜的第六位,超越著名餐廳搜索程式「OpenRice」,自去年11月上架以來,兩個月內總下載量高達60萬。隨著黃色經濟圈不斷擴大,有人呼籲按店舖有多「黃」來決定光顧的優次。另一邊廂,「偽黃店」的爭議陸續出現。分類程式影響用戶的消費選擇,其分辨黃藍店舖的標準尤其關鍵。

記者│方穎暉 編輯│谷蘇瑩 攝影│谷蘇瑩 朱令筠

數個分類應用程式均表示有參考網站「終極黃藍地圖」的資料庫。「終極黃藍地圖」用Google地圖整合和共享黃藍店信息,用戶設定之後,輸入店舖名稱,就能查閱該店黃藍屬性和標註理據。目前,地圖標註的黃店約3,450家,藍店約2,600家,以及立場有爭議的綠店約340家。

「終極黃藍地圖」團隊最初由一群彼此相識的朋友組建,後通過Telegram頻道招募到大部分成員。團隊稱,他們早於去年8月便開始整理商店的政治立場,及列出理據。地圖標註的商店種類繁多,除食肆之外,也有服裝店、美容用品店、寵物店等。任何人都可以向團隊報料,報料時需提供理據,例如店舖官方資料、傳媒報道、員工私下言論等,以證明該店是黃還是藍。收到報料後,團隊成員會查證,之後會交由另一批成員,在Google地圖上標註「黃店」、「藍店」和「綠店」。地圖每週更新一次,除了新增店舖外,也會評估已上榜的店舖,如有改變立場的,就會列在「轉色」一欄。

「聊天過程中能感受到(店主)他是否真黃,有不同的氣場,扮不了的。」

官方立場和實際行動 分辨黃藍

管理員Man(化名)表示,決定一間店的顏色,其中一個準則是店舖或店主在社交媒體的表態。黃店方面,由於人手短缺,團隊會優先處理較早表態的黃店。藍店方面,團隊則會觀察表態者是否店主或股東。曾遇到店主或報料者聯繫他們,原來該店舖股權分布比較複雜、有黃有藍,團隊便將其標註為綠店。Man認為員工言談會直接影響顧客的消費體驗和心情,因此,即使店舖沒有表態,但員工言談是「藍」,又有錄音或視頻片段可以證明的話,團隊亦會暫時將該店列作藍店。

另外,團隊亦會觀察店舖的實際行動,如報稱的「黃店」有否捐款、罷市等,或報稱的「藍店」有否給警察優惠、趕走示威者等。團隊成員有時還會親身到店舖,了解店主對反修例運動的看法:「聊天過程中能感受到他是否真黃,有不同的氣場,扮不了的。」不過Man也強調,不是做了某件事就一定會被評為黃或藍,會評估所有間接證據。

有連儂牆的店舖,通常會被列為黃店。(谷蘇瑩攝)

處理爭議方法不盡相同

網上不時出現指責某店「偽黃」、「食人血饅頭」的言論,立場有爭議的店舖不在少數。對於有爭議的店舖,Man指其團隊會分析雙方的證據。例如某店「黃」的證據是早在去年6月就表態支持運動、捐款、派飯券等,而「藍」的證據只是網友道聽塗說的,團隊認為「黃」的證據較強,就會把該店列作黃店處理。若有被列為「藍」的店主想澄清,也可以填寫表格解釋,團隊會視乎情況考慮把店舖從藍店中除名,甚至轉色。團隊稱轉色的情況雖然不多,但有個別店舖令他們印象深刻。例如,團隊曾經將深水埗文記車仔麵誤判為藍店,因為網民報料店主曾經是警察,後來店主澄清早在運動開始之前已經辭職,並有捐款、派飯券等實際行動。團隊認為「黃」證據較強,就將店舖轉色,然而即使轉了色,還是有很多人先入為主,不看他們列明的原因。他們對此感到非常無奈:「好像無論怎麼澄清都沒有用」。

雖然很多分類應用程式都會參考終極黃藍地圖,但不同團隊在處理有爭議的店舖時,準則也略微不同。分類程式「和你Eat」開發者Ben(化名)稱,程式雖然主要參考黃藍地圖的資料,但會同時考慮店舖被投訴的次數。以某連鎖飲食集團為例,黃藍地圖把該集團標註為黃店,原因是其行政總裁曾在社交媒體上支持社會運動。但Ben指由該集團特許經營的日本燒肉專門店,在「和你Eat」程式五日內被用戶投訴了約一百次,投訴指該品牌「藍扮黃」,他覺得爭議太大,便把該品牌從黃店除名。

即使店舖立場鮮明,也有其他因素增加分類的難度。例如一些連鎖店以加盟形式經營,每間分店的店主不同,立場各異,容易被標錯。Ben就曾錯把連鎖茶飲店「貢茶」的一間分店標註為藍店,後來店主主動聯絡他澄清,指自己的分店不是藍店,另外一區的分店才是。Ben亦指很多餐廳名字相似,有些小店的名字甚至完全一樣,所以後來會標明地區,減少標註錯誤的情況。

「憑良心,你覺得要做多少,就做多少,(對黃店)我們不應該做一個很明顯的比較。」

避免比較 保護店舖 分類理據模糊化

大部分分類程式都會詳細列出證明店舖立場的理據,附上資料來源鏈接,供用戶參考,但也有程式選擇只簡單列出理據。記者查看不同程式內的同一間黃店「一生懸麵」,發現「和你Eat」、「Wolipay」等程式會詳細列出該店曾向傳媒捐款、推出學生優惠等資料,但「香港商店」只列出該店曾在8月5日參與罷工。「香港商店」開發者梁先生解釋是故意簡略陳述,因為若詳細地列出某店做過什麼,有些店舖可能為了表現自己更「黃」而變得偏激,但他認為「憑良心,你覺得要做多少,就做多少,我們不應該做一個很明顯的比較。」除了避免比較之外,此舉亦是希望保護店舖。梁先生擔心執法者日後會憑著應用程式內的資料追蹤黃店,以列出的行為作追究,所以將理據模糊化是最安全的做法。

梁先生又表示,「香港商店」有別於其他應用程式,商店類型分得非常精細。程式主頁有「餐廳」、「服裝及配飾」等十多個分類,各分類之下又有細分類,幾乎涵蓋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或因題材敏感 應用程式上架難

根據iOS平台官網,應用程式上架,一般在48小時內完成審核,但「和你Eat」耗時約一個月才成功上架。Ben相信是因為去年10月提交申請時,他在關鍵字搜尋欄加入了有關反修例運動的標語,如「五大訴求」等。

另一應用程式「掃黃SoYellow」的開發團隊也指,根據經驗,安卓平台一般會在一個星期內完成審核,但「掃黃SoYellow」卻用了超過一個月才成功上架。團隊指安卓平台沒有說明原因,他們詢問時只回覆「還在審核」,推測是因為題材敏感,令程式上架需時較長。

應用程式受歡迎

「和你Eat」在推出之後大受歡迎,用戶評分高達4.9分(滿分5分)。其實早於「和你Eat」出現前已有不少網頁整理黃藍店舖的資料,但瀏覽人數不多。開發者Ben認為,該程式成功的原因是香港人「要餵到嘴邊先食」,應用程式的出現可以方便同路人獲得資訊,幫助推動黃色經濟圈,甚至整場運動。

旺角的樓上咖啡室「90s Lazy」曾多次響應「三罷」而罷市,亦參與聯署表明不招待警察,因而在「終極黃藍地圖」、「和你Eat」和其他分類程式內都被列為黃店。該店員工表示,被列為黃店後,雖然不清楚業績具體提升了多少,但整體感覺工作比以前忙碌。店裏多了專程來光顧的客人,當中還包括拄著拐杖的老人家,客人「同聲同氣」,令店內氣氛更好。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146_Yellowapps_5-1.png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146_Yellowapps_5-1.png
146_Yellowapps_Slider1
黃店「90s Lazy」入口處有連儂牆,店內各處都有文宣,晚市時段幾乎滿座。(朱令筠攝)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2018/146_Yellowapps_6.jpg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2018/146_Yellowapps_6.jpg
146_Yellowapps_Slider2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IMG_2700.png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IMG_2700.png
146_Yellowapps_Slider3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IMG_2709.png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IMG_2709.png
146_Yellowapps_Slider4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IMG_2686.png http://ubeat.com.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IMG_2686.png
146_Yellowapps_Slide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