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時代 網民成傳媒監察者
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子不斷掌摑嬰兒,新聞報道稱這是外傭虐待少主的新聞,「人神共憤」,聳人聽聞。事後發現,那事發生在哈薩克,而非香港。 當新聞出錯愈來愈多,讀者不再一笑置之,有網民成立專頁,指正新聞 …繼續閱讀
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子不斷掌摑嬰兒,新聞報道稱這是外傭虐待少主的新聞,「人神共憤」,聳人聽聞。事後發現,那事發生在哈薩克,而非香港。 當新聞出錯愈來愈多,讀者不再一笑置之,有網民成立專頁,指正新聞 …繼續閱讀
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早已成為年輕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幾乎每個人都擁有帳戶。但原來在平台上分享生活點滴,會令一些平平無奇的人吸引一眾追隨者,一躍成為網上的關鍵意見領袖,亦即 …繼續閱讀
記者│詹芷雅 編輯│唐立培 攝影│詹芷雅 蘇進燊 唐立培 手握一部電話,「咔嚓」不花一秒鐘,再將影像上傳至社交媒體,一個「分享鍵」迅速將訊息散播開去 ,「影相拍片」不再是新聞界專利。以往交通意外或大火 …繼續閱讀
佔領運動發生後一直牽動著許多人繃緊的神經,奔波在最前線的記者目睹了事態的發展,難免會投入個人情感。一方面,記者秉持專業採訪,盡量在報道裡不加入個人情緒。但編輯部管理層的不同取態,以至讀者的投訴,均會左右記者的報道。在尋求各方壓力與專業道德的平衡點的路上,許多記者仍在躊躇前行。 …繼續閱讀
「我相信沒有一個記者希望成為新聞主角,甚至連花絮都不想做。」這是佔領運動中受襲記者之一──港台記者徐文傑的自白。自佔領運動爆發後,記者屢屢成為新聞焦點:採訪期間遭襲擊而受傷,新聞機構被群組圍堵、新聞部員工被無故調職,更有記者因被控襲警而遭拘捕,情況令人憂慮。 …繼續閱讀
隨著香港進入政治抗爭時代,在傳統的新聞報道以外,報章開始充斥著政治立場鮮明的廣告,宣傳不同的政治理念。在廣告收益和政治風險的角力下,有報章提高政治廣告價格,宣稱對不同立場的政治廣告一視同仁;也有報章為免淪為政治工具,明言拒絕刊登任何政治廣告。 …繼續閱讀
近年,社交網站用戶為提高人氣而購買粉絲﹙Followers﹚和讚好﹙Like﹚的現象愈趨普遍,賣like更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究竟製作大量的假Like是否難事?賣家又如何幫假粉絲進行偽裝,博取信任?本刊聯繫到行內賣家接受訪問,詳細解構賣Like行業內情。 …繼續閱讀
在香港當記者,工時長、薪水低,加上今年一連串疑似打壓新聞自由的事件,令新聞工作者們擔心,香港新聞自由已進入嚴寒期。今年三月,明報職工協會成立,成為繼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壹傳媒工會之後本港第三家獨立運作的媒體工會。本刊採訪了三家傳媒工會的負責人,探討他們工會的成立、運作及爭取的成效。 …繼續閱讀
互聯網科技日新月異,網絡媒體成新勢力,公民記者應運而生。雖然網媒投放在新聞採訪上的資源較少,但也會派旗下記者出外採訪,為市民帶來第一手資訊。惟於政府官方場合採訪時,網媒的待遇與主流傳媒有異,不少網媒記者以不同理由被拒進場, 他們皆表示採訪限制眾多,準則模糊,令他們無所適從。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16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