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記者的工作總有意義
記者|任蕙山 在這大是大非的時代,眼見社會「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已成常態,人們目睹不平事,卻又置若罔聞,使我不時會質疑:歷盡艱辛過後,自己的報道還有作用嗎? 談及香港的言論自由,往往都圍繞着《基本法》 …繼續閱讀
記者|任蕙山 在這大是大非的時代,眼見社會「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已成常態,人們目睹不平事,卻又置若罔聞,使我不時會質疑:歷盡艱辛過後,自己的報道還有作用嗎? 談及香港的言論自由,往往都圍繞着《基本法》 …繼續閱讀
記者|邵穎琪 彼方的日是我們的夜,以越洋電話訪問身在美國的受訪者們,相信會是我畢生難忘的經歷。第一次做訪問至凌晨一時許,深夜徒步由中大山頂的新亞人文館步行至山腳,與編輯二人走過漆黑的天橋、陰暗的樓梯, …繼續閱讀
記者|李沛姿 我今期在《大學線》的任務,可謂一波三折,分分秒秒過去,仍未定故題,每天都十分焦急,最後關頭我們決定做有關六四的故事,訪問幾個當年在北京經歷六四鎮壓的中大學生。從構思、訪問、整理資料到寫稿 …繼續閱讀
記者|溫紀然 「不應以學習為由,凌駕實習生本身的勞動身分。」社工系學生要無償實習,為他們爭取勞工權益的組織成員接受訪問時這樣說。他們的言辭擲地有聲,我不得不信服。我亦本着這個想法開始採訪,沒想到從不少 …繼續閱讀
記者|郭樂欣 公立醫院醫生的工作本已繁重,還要義務協助大學醫學院教書,臨床指導醫科生,他們亦毫無怨言,甚至樂在其中。他們相信,教授後輩的過程中,自己能溫故知新,得到寶貴經驗。教導新一代醫生要依賴醫生們 …繼續閱讀
記者|余頴彤 出於愛、出於責任,社會上有群人無酬且全天候地照顧至親。他們默默付出,壓力重重,抑鬱成疾的有、企圖自殺的有,不堪壓力而殺害被照顧者的也有。社會上又有誰聽到他們的聲音? 縱然我也是在連串倫常 …繼續閱讀
記者|梁穎珊 記得大學有一堂課,說一些媒體在報道少數族裔犯法的新聞時,常強調他們的身分,標題上「南亞裔」與負面描述的字眼放在一起,駭人聽聞。反之,華裔犯法,又不會著重他們的身分。大家對少數族裔有偏見, …繼續閱讀
記者|梁爽爽 做人物專訪特別之處是,記者不用只聚焦在某個議題上,可以深入了解受訪者的故事和性格。在訪問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的兩個半小時,處處都能看出他是個樂觀、知足和堅守原則的人。 黃遠輝提到, …繼續閱讀
記者|薛靜仁 「如果有兩個學生,一個在DSE最佳五科都取得4級,另一個取得5*、5 、3 、3 、3 ,你覺得哪個情況更好?」做這次專題的時候,我遇到不少回答不了的問題,這是其中之一。 文憑試從201 …繼續閱讀
記者|陳初 709大抓捕來到尾聲,維權律師江天勇獲釋後仍未得到真正自由。江天勇一家的不幸,只是千千萬萬個維權家庭的一點悲哀。 訪問江天勇妻子金變玲之後,心裏沉甸甸的,感嘆無可把握的悲哀,難以舒坦,又沒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16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