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綠迎新營籌辦者分享經驗
「2014最綠迎新營比賽」得獎隊伍是中國語文及文學系,兩位籌委周嘉俊和何婉靜接受訪問。
為甚麼會參賽?
周:校方贊助可循環使用的水瓶,但先決條件是承諾履行一份「環保迎新營行動清單」中的環保行動(這也是參加「最綠迎新營比賽」的要求之一),我們想獲得贊助,就參加了。
你覺得為甚麼會得獎?
我們需要在十五項綠色行動中完成最少七項,包括兩項必需行動:禁止水戰及以製作簡報鼓勵新生自備水瓶及使用校園的飲水機。結果我們實踐了十三項綠色行動,包括要求新生把可回收廢物分類並將其放置於回收箱;以及除非必要,盡可能減少接受贊助物資,如牙膏、洗髮露。
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
何:水瓶只提供給新生,沒有給來當義工的師兄師姐。他們以為自己也有份,所以有點失望,但隨後也沒介意。
周:有個難題是關於用餐。我們要給飯堂指示,不能提供任何即棄餐具,並確保二百名新生都帶備了自己的餐具。我們亦希望將剩食減至最少,所以估計食物份量時,會考慮到女孩的食量較小及一些參加者可能缺席。但這很不容易,我們也不想見到有人沒有食物。這些要在迎新營舉行前計劃好,最後一切順利,很高興看到每位同學都自備餐具。
有沒有想和大家分享的經驗?
何:我們愈投入綠色生活,就愈越想做得更多。其中一個綠色行動是鼓勵同學走樓梯取代乘升降機,我們還再進一步,要求他們以步行代替校巴去遊覽校園。有一次,他們從康本國際學術園走到聯合書院,路程可不短,我承認對於某些同學,可能有點辛苦。
周:我們希望不租校巴,省點錢,但重要的是,我們覺得應該為環境多做點甚麼,只花少許的時間和努力,何樂而不為呢?
何:我們為同學買了麵包和小食,迎新營完結時有點剩餘,便捐到一間食物銀行,也叫肚子餓的同學隨便食用,這些也沒有列入在綠色行動中。
這些經驗有帶來新視野嗎?
周:如果你的心態調整好了,也多看看身邊事物,保護環境不是那麼困難。舉個例子,如果你肯去找,回收箱在校園隨處可見,一旦養成廢物分類的習慣,就變得很自然。
何:我們看到自己身為籌委對參加者的影響力。要多做一項綠色行動,或把行動完成得更徹底,我們本身要做的可能不多,但已可帶領一班人改變行爲。我們會把這次迎新營學到的,應用在將來舉辦的活動。
周:我想我們甚至不需要校方提供水瓶,因為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只要叫參加者自備就可以。校方應該鼓勵其他迎新營實踐這些綠色行動。
迎新營舉辦前,你也有環保意識嗎?
周:以前有一點,中學時上地理課接觸到環境狀況,實踐綠色行動讓我有很大的滿足感。
何:我實行廢物回收已有好幾年,當我親眼見到環境變壞的跡象時,我覺得關注是不夠的,還要付諸行動。
打算怎樣使用贏得的三千元書券?
何:跟約四十名籌委分享吧,我們沒想到會贏。